太阳花开 发表于 3-11-2012 14:22:24

文化的气度——写在日本电影被下线之后 / 7随心7

文化的气度——写在日本电影被下线之后 / 7随心7
2012-11-02 01:44 | 阅读(87) | 标签: 读书看电影 |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文章

一直很喜欢日本动漫和日本电影,暑假的时候看了吉高由里子主演的《我们的存在》前篇,蛮期待故事的结局,可后篇要等下半年才出来。上周逛豆瓣,很兴奋的得知电影的后篇已经传到大陆了,可当我登录PPS和PPTV时才发现很多日本电影都已经被下线了。以前看过的吉高由里子,长泽雅美的电影现在搜索都找不到。起初我很吃惊,怎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暑假时还有那么多电影,怎么现在都搜不到了?后来想到现在特殊时期的中日关系,不禁让我更震惊了。

  可能会有人说:“你怎么这么不爱国,你怎么能看日本电影,你怎么能为日本说话!”一直很反感那些所谓的爱国者,很反感他们的道德优越感,更反感他们站在道德优势的制高点在那里颐指气使的嘴脸,对此我只想引用《知识分子》卢梭一章约翰逊之言:“爱国主义是流氓的最后庇护所。”还有我还想反问那些爱国者一句:生活在天朝,你爱的是他的国,他的国爱你吗?另外对于钓鱼岛我只想说两句话:第一,日本是向私人岛主购岛,而我们的土地都是国家的,所以你的家也是国家的,国家想要你的家就可以拆你的家,因此我们叫“拆那(China)”。再弱弱的提醒一句:亲!你的房产期限只有70年哦!。第二,网上有个这样的段子,“该国的愤青保不住自己的工作,保不住自己的爱情,保不住自己的房子,保不住自己的家,保不住自己的权利,保不住自己的安全,保不住自己的自由,保不住自己的生活……却想保住钓鱼岛!”回想九月份那些爱国流氓在各大城市的闹剧,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了:呵呵!

  前不久在《朝日新闻》上看到村上春树的一篇文章,很受启发,村上春树站在东亚文化交流的角度呼吁要小心那些畅饮劣酒并煽风点火的政客,值得每一个人警醒和反思。全文如下:

  钓鱼岛纷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日本人写著的书籍的身影消失在中国书店中,得知此消息的我,以一名日本人作家的身份,无疑感到了不小的震惊。此事到底是由政府主导的排外行为,还是书商们的自主行动,详情我目前还尚不得知。所以就此事的评论,目前我按下不表。

  仅论此近20年,东亚地区最喜人的一项成就便是固有文化圈的形成了。说其原因,自然要提到的就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三地惊人的经济发展。各国经济系统的稳固让文化的等价交换得意实现,众多文化结晶跨越了国境穿梭于各国之间。国家间达成共通原则,曾经耀武扬威的盗版们也逐渐消失不见,预付款和版税们也得以通过正常轨道被支付。

  若谈及我自身经验,我会说,“一路走来,道路漫长啊”。以前的情况十分恶劣,要说恶劣到何种程度?为了不引发更多纷争,我并不想涉及具体事件。而近几年,出版环境明显改善,东亚文化圈市场发展繁荣且安定,日渐成熟。虽仍有个别问题残留,但如今的市场,不论是音乐、文学还是电影或者电视节目,自由的等价交换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多数人已经能够享受其中。如今的成果着实让人称赞。

  例如,韩剧在日本的大热让日本人更加亲近韩国文化,学习韩语的人数也激增。于此现象实现交换的则是,我停留于美国大学期间,许多韩国和中国留学生来拜访了我,他们热情地念着我的书,让我吃惊不已,在我们之间,互相探讨的话题颇多。

  人们积年累月倾注心血汗水于此,才呈现出现在这番可喜的景象。作为其中的一名当事人,力量虽微,但我一直在努力,我一直如此期待着:若交流能够持续安定,我们同东亚各邻国间的历史疑案——也许会消耗一些时间——也会朝解决的那一天慢慢前进。文化交换的重,就在于,它能够带来一种“即使言语不通,但仍能互生共鸣”的认识。简言之,文化交换就是所谓的“供灵魂来回穿梭于国境之间的道路”。

  作为一名亚洲作家,作为一名日本人,我害怕近期的钓鱼岛·竹岛问题会给这条道路带来极大地破坏。

  国境线的存在尴尬地意味着领土问题难以避免。然而,它应该是可以得到实际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它必须是。若领土问题超越了这个界限踏入涉及“国民情感”的领域,则会变得出口难寻,危险显现。这就如同人醉于廉价劣质的酒水一般。几杯劣酒下肚,人烂醉而充血上头,言语聒噪而行为粗鄙,逻辑简单而自我中心。一夜哄闹过后天明,仅剩头痛欲裂而无他。

  对于那些为我们慷慨招待劣酒而煽风点火的政客们,不可不多加小心。上世纪30年代,希特勒为巩固法西斯政权,所做的便是这样的事情。后果众人皆知。这次的钓鱼岛问题缘何发展至此深刻地步,两国需在日后冷静查证。政客们仅凭漂亮话就煽动了人心,但实际上受伤的却是身陷其中的每一根人。

  我在《发条鸟年代记》中有提到过1939年在内蒙与蒙古的边界发生的“诺门罕战争”。这场战争由国境线纷争引发,短暂却白热化。日军同蒙军(俄军)间展开了激烈的战争,双方一共损失了接近两万的兵力。我在写完小说以后拜访了当地,站立在至今仍散乱着弹壳和遗物的荒漠中,我被一股强烈的无力感袭击,为什么人们要为了这片不毛之地而非要毫无意义地互相残杀不可呢?

  关于近期中国书店撤离日本人著书这件事,我无意表达立场。这仅是在中国国内出现的问题。作为一名作者,我无疑感到遗憾,但我爱莫能助。现在我所能够清楚表态的仅是:请万万不要对中国的这种行为做出任何报复的行动。若有报复,那么它就会成为我们的问题,对我们自身产生影响。若我们反过来抱以冷静的姿态,无论事态如何也不失对他国文化的敬意,便会产生让人值得珍重的结晶。它同醉于劣酒相比,就如同电池的南北两极。

  醉酒之人总会清醒。供灵魂来回穿梭于国境之间的道路却不可堵塞。这是一条众人经年累月呕心沥血所修建的道路,这是一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维护的重要道路。

  我们一项以文化大国自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原因是因为其包容性,可为什么如今连这点包容性都没有了?连日本作者的书籍都要下架?连日本电影都要下线?

  高中时读《旧唐书》曾被一则故事震惊:贞观四年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将全国290名在押的死囚放回家过年,约定年后回来归狱;结果所有的囚犯全部按时归狱。唐太宗因此特赦了这些囚犯。

  还是在唐朝,唐初突厥曾经为患北方多年,唐高祖为了国家安宁都不得不向突厥称臣。然而唐太宗打败突厥后,并未赶尽杀绝以雪父耻,反而极其包容的任用了一百多名曾经与大唐为敌的突厥降将,担任五品以上的将军和中郎将,约占朝庭武官之半,同时,唐朝还允许归降的突厥人迁入中原。这些举措,深得各少数民族的信任,西北各族领袖共同请求为唐太宗赏尊号添可汗。 

  历史上吐蕃(今西藏),曾经是一个剽悍好战的游牧民族,与中原时有征战发生,然而,唐朝几次战胜吐蕃以后,反而派出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将农业和佛教传播到吐蕃。此后数十年中吐蕃与大唐和睦相处,这不能不说是文教之功。很显然,赶尽杀绝只会加剧仇怨,边疆地区仍不安定,战争还会再起。

  唐朝包容政策,对各少数民族首领所采取的册封政策,对吐蕃的和亲政策,赢得了人心,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而且在文化上,唐朝尊道,礼佛,崇儒,施行开明的三教并立政策。也正是这种宽松自由的思想环境造就了唐代恢弘的文化气象。

  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强大,何等的包容!唐朝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期,在思想,文化,国力,疆土等等方面几乎都达到了鼎盛,这和大唐文化包容一切的气度是分不开的。然而怎么现在我们却看不到了呢?此处省略一万字......

  简单仇恨和偏见只会蒙蔽我们的眼睛,只会阻碍我们的理性发展和融入全球的脚步。每当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时,总会想起鲁迅先生的那句话,“国民倘没有智,没有勇,而单靠一种所谓的‘气’,实在是非常危险的。现在,应该更进而着手于较为坚实的工作了。”

  我们自称是大国,称日本为小日本,可事实上论文化发展,文明程度,经济状况,开放政策,日本更像是一个大国!一个大国要有大国的风范,大国的国民也要有大国的气度和自信。而眼下看来,中国要成为有影响力、受尊敬的世界大国,道路还极其漫长。

mason00 发表于 3-11-2012 16:01:14

日剧全面被禁,唉。。。我感同身受啊

启程搬运 发表于 3-11-2012 16:05:55

这就对了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化的气度——写在日本电影被下线之后 / 7随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