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花开 发表于 8-7-2012 22:15:15

悉尼夏秋的回味(五十五)——误入岩石区艺术沙龙

悉尼夏秋的回味(五十五)——误入岩石区艺术沙龙

    那天晚上,本来是准备拍悉尼港晚霞的,见时候还早,落日西沉还要有一会儿呢,就溜达着走到了岩石区。没想到跟这儿误入了人家的一场艺术沙龙,货真价实的美术沙龙,那可是俺最喜欢的艺术门类哦~~~结末当然是俺被这沙龙绊住了脚,大美的悉尼港晚霞生生被俺辜负,这美术沙龙里却平添了一个来自异国的不速之客。
    其实,要说出入美术沙龙,俺这可不是头一回。记得那还是“798”刚刚在北京城小有名气的时候,俺就去了,还在一个叫做“四季画廊”的展厅里被那个小小奖品诱惑,填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也就是一个邮箱地址而已,不过那个制作精美,浸满美术气息的小书签却着实令俺爱不释手,直到现在还在俺床头的书里夹着呢。从那以后,邮箱里就不断有邀请函发过来,别说,还真有酒会什么的,俺去过几次,酒么,俺不会喝,也不爱喝,但端着一杯红酒在红男绿女中穿梭,假模假样的看看画展,感觉还是不错滴~~~~所以,沙龙于俺,并不陌生。嘿嘿!

    这沙龙显然是利用了岩石区这古老的环境氛围,又选在傍晚灯光幽暗时分举行,所以从看到这画板的第一秒钟时候起,俺就认定了,这一定是个高水准的美术作品发布会。

    俺先围着画板转上一圈儿,踩踩点儿,看看有什么可拍的。呵呵,拍照,这已经成为俺的职业素养了,见啥拍啥,条件反射,虽然拍得不咋地,但敢拍爱拍。

    一个穿着热裤的女画家正在画板前面忙活着。对艺术家的穿着您不要太苛求,就像孟爷爷昨晚说的,穿着打扮上越不着调的,越像艺术家。您看这位,下身是短短的热裤,脖子上却围着条围巾,不知她究竟是热还是冷。

画家很专注,但手上却没有拿画笔,而是用了那种用来在街上涂鸦的喷罐。这个俺倒不觉得奇怪,艺术创作么,追求的就是手法不一,别出心裁。


    只见她手脚麻利的换了几个喷罐之后,转身离去。原来,艺术创作完成了。给您看看,这白色的骷髅头里,喷出来的竟是五颜六色的彩屑,什么意思,您好生猜猜吧。


    电视台赶过来采访,俺使劲竖起耳朵,也没听明白,俺不敢挤到太近的地方,毕竟俺是个外来客,不便喧宾夺主的。不然的话,俺可以在这给您解说一下下哦~(其实,俺根本就听不懂英文,挤过去也是白搭,俺就跟外围候着了。嘻嘻!)


    画家使用过的绘画工具,被随意的丢在地上。可怜啊,可怜,真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了。你看那画幅何等的荣耀,被电视台拍来照去的,那画家又是何等的春风得意,正可劲儿的对着麦克侃侃而谈,而你呢,际遇竟如此不堪。。。。。。


    各种画具。彩色喷罐和塑料小杯摊放一地。

    这绘画场面很是热闹。

    俺转到画板的这一边儿,也见一位黑衣画家,正在画板上鼓捣着什么。

    也是手持喷罐在画画儿。


   瞧着这绘画的法子,倒很像俺们小时候玩过的用剪纸喷涂、制作贺年片的把戏。难不成,俺七八岁时就已经跻身现代艺术的行列啦?想到此处,俺不禁心里一阵狂喜。

    艺术家精心制作的手指。一虚一实,两两对应。


    艺术家的道具。绝对的,穿根绳儿,拿小棍儿一挑,立马可以上演中国传统民间影视大剧——皮影儿戏。

   点点滴滴,一任到天明的,可都是艺术啊!


    旁边这位戴着小毡帽儿的,正经才符合俺心目中的艺术范儿,而且关键是人家手中拿的是正正经经的画笔呀。

    一招一式,一举一动,无不彰显一个专业画家的艺术素养,不管俺怎样看得目不转睛,人家也是目不斜视,专心的作画,潜心于艺术,全不顾旁边还有一大镜头对着呢。

    所以俺得已自在拍摄。这大胡子画家真是令俺倾慕不已。

   画家的脚下当然也是狼藉一片才对呢,不过,这位作画者身边还算齐整。

   是画家,当然就得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位画家的刷子就在此地。

   画儿画完了,大胡子画家点上一支烟,惬意的和崇拜者相谈甚欢,身后就是他今天的杰作。

    俺至今还没有搞懂这一场美术沙龙的主题,看到现场有一个小架子,上面有些彩页,怕是介绍这些画家的或者这个流派的,俺就顺手拍下来,给看得懂的朋友们预备着。呵呵。弱弱的问一句:您看懂了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悉尼夏秋的回味(五十五)——误入岩石区艺术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