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39:35

[转摘] 莱卡M系列相机的传奇:卓尔不凡 前世今生皆为雄

[转摘] 莱卡M系列相机的传奇:卓尔不凡 前世今生皆为雄
2010年04月23日 13:44:06  来源: 《摄影世界》·新华网
世界上没有哪一台相机像徕卡那样,积聚了那么多的优秀品质和超一流的人物;也没有哪一台相机,像徕卡那样,成就那么多伟大的摄影家和伟大的摄影作品,卡帕、布列松、弗兰克……《诺曼底登陆》、《胜利之吻》、《美国人》……
   
   徕卡M型相机的再生与M系列镜头(中)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21n.jpg徕卡饱受争议的红点标志    在徕卡公司的博物馆里,保存着一台古旧的相机,重量不到400克,但标价却高达5000万欧元,不知贵过同等重量的黄金多少倍,只有一些皇冠上的宝石能与它有一比。而这还只是保价费,不是拍卖价,如果拍卖,又不知会叫出什么天价来。把这台相机展开,不过是一些铜皮和铜制的齿轮、连杆、扳手、弹簧,加几片玻璃,标志现代先进技术的电线、芯片、镀膜一样都没有。从30年来生产的相机中,随便找出一台相机,都会比这台优秀,但哪一台也别想卖出这个价钱来。这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135相机鼻祖——原型徕卡(Ur-Leica),这大概也是建设文化价值最经典的范例了。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31n.jpg原型徕卡Ur--Leica世界上没有哪一台相机像徕卡那样,积聚了那么多的优秀品质和超一流的人物;也没有哪一台相机,像徕卡那样,成就那么多伟大的摄影家和伟大的摄影作品,卡帕、布列松、弗兰克……《诺曼底登陆》、《胜利之吻》、《美国人》……用徕卡拍的照片还几乎改变了一场战争。正是徕卡拍摄的那张被汽油弹烧伤,赤裸着沿公路奔跑的小女孩的图片,引起美国国内反越战的浪潮,最后美国不得不提前结束越南战争。如果这些你还不熟,那张印满T恤衫的切·格瓦拉头像的图片你总该知道吧,那是摄影家阿尔瓦罗·科达用90毫米徕卡镜头拍摄的。真要逐条列举,仅条目就可以排成一本书,而且每个人每幅照片都是世界顶尖的。如果将世界摄影历史中徕卡拍摄的照片删去,摄影史肯定要重写,而且黯然失色。如果没有徕卡,前面提到的那些摄影家是否还会出现在摄影家的行列,都值得怀疑。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0:02

徕卡制定了一种摄影标准,一种世界最为流行的标准——135相机系统,以至现在数码相机不做到135规格,摄影人就认为不够专业。徕卡肯定了一种摄影方式,一种最自由的摄影方式——手持拍摄,它使抓拍成为最受尊敬的作业,以至今日的单反相机不得不增加减震功能来提高手持拍摄的成功率。当然你会说,如果没有徕卡,那些伟大的摄影家也会用其他相机,照样拍出惊世之作,要是放在现在,这话也许可以成立,毕竟现在遍地都是135相机。当时徕卡不放在眼里的那些孙子辈,现在个个都成长得膀大腰圆,正为争龙头老大的位子杀得血肉横飞,而过去,他们只配照葫芦画瓢,靠徕卡睁只眼闭只眼分杯羹。
当年,如果不用徕卡,你多半得抱着13英寸的相机出门,每拍一张都换一块玻璃干板。让布列松抱着这么大个家伙“扫街”,我想他宁可去画画。布列松说:“如果没有忠实陪伴我的徕卡,那一幕幕历史或许早就成为纷纷飘落的记忆了。”而说出“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的卡帕,虽然对战地摄影狂热,也未必愿意抱着一挺像重机枪的“大家伙”满战壕蹿。当年徕卡用法国佬的话说,“找不到替代品。”要不然弗兰克也不会丢了徕卡,就宁可几十年不拍照。
    我是从奥斯卡·巴纳克拍摄的照片中认识徕卡的降生地——德国威兹勒小镇。那是巴纳克用我们前面提到的原型徕卡相机拍摄的。准确地说,是用一台他自制的无名相机拍摄的。因为拍那张照片时,相机刚降生,还没有上户口,取名叫徕卡还是十多年以后的事,得等打完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奥斯卡·巴纳克用原型徕卡拍摄的威兹勒小镇,我们可以见识到一种宁静优雅的生活、舒缓的山丘、木结构的住宅、窄窄的街巷。同时我们也惊异,当年的徕卡,就可以拍出如此品质的照片,那可是个只有大画幅的年代。在19世纪末,这个德国中西部的小地方,已是德国光学和精密制造工业的重要基地。这里是二战时惟一被美国军方圈定为不可轰炸的地方,同样名声很响的蔡司就没这般幸运,被夷为平地,后来还被肢解。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41n.jpg奥斯卡·巴纳克先生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1051n.jpg巴纳克用原型徕卡拍摄的威兹勒小镇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0:27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51n.jpg奥斯卡巴纳克当年的工作照我们今天有一个重要的摄影奖叫奥斯卡·巴纳克奖,这大概是全球摄影人最梦寐以求的奖项之一。奥斯卡·巴纳克奖是徕卡公司为纪念徕卡相机发明人奥斯卡·巴纳克诞辰100周年,于1979年创立的。这是老先生1914年在敲打他的那台原型徕卡相机时所没有料到的。他喜欢拍电影,他做那台相机,只是为了给电影机用的那些带有齿孔的胶卷测光。当时的设计要求是,首先相机不能大,他实在是被那些拍玻璃板的大画幅相机弄苦了。他把自己的双臂伸了开来,比照其长度剪了一截电影胶卷,这是我们现在使用的135胶卷长度的由来。他的手臂长度就成为了一个行业标准,这事绝无仅有。然后他决定用相当于电影画面二格的面积作为他要制作的相机底片的标准——24×36毫米。这样他又制造了一个行业标准——135相机的画幅标准。他当时用这一画幅只是因为,这可以使其拍摄的照片品质比电影画幅要好,而又不至于严重影响相机的体积。这台“测光机”采用的镜头是42毫米,而不是我们现在标头的50毫米;它只有一挡快门,l/40秒快门速度,可以拍摄40张底片,而不是后来的36张。这是因为奥斯卡·巴纳克的原型机使用的胶卷是没有保护壳的,同样的片仓可以装长一些的胶卷,只是要在暗室里装卸,很不方便。到了1938年,才有了通用暗盒的135胶卷,因其采用的电影胶片宽度为35毫米,因此又统称为35毫米胶卷。1951年,美国柯达公司在德国开始制造莱丁纳(Retina)照相机,并配套生产长度为1.63米的胶卷,可拍36张,胶卷编为135号,从此135胶卷的制作标准和称呼被固定了下来。从胶卷的长度,大致可推测出巴纳克的个子不算太高,因为手臂展开的长度就是身体的高度,他应该不超过1.80米,不然我们今天用的135卷也许可以拍50张。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71n.jpg巴纳克制作的第三架原型机巴纳克手工制造了两台原型样机,也有人说是三台,不过现在能知道实物去处的只有两台,其中一台送给了他的老板厄恩斯特·徕兹二世(Ernst Leitz Ⅱ1871~1956年),徕兹二世带着这台现在看有点简陋的相机完成了美国之旅,今天保存在徕卡工厂博物馆里的徕卡原型机应该就是这一台,也有的说是巴纳克后来制作的一台。如果真如此,那徕兹用的那一台就成谜 了,找到那一台一定更值钱。而巴纳克曾使用过的另一台则保存在慕尼黑博物馆里,上世纪60年代被拍卖了,好像是被日本人买走了。相机大国日本历来就拥有最大最疯狂的徕卡“粉丝”,拥有这台相机的人现在肯定不敢现身,他不会不清楚那会引来多么疯狂的目光。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1:05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81n.jpg威茨勒光学研究所生产徕卡的徕兹公司成立于1865年,老板是厄恩斯特·徕兹(Ernst Leitz),为了与他那个优秀的儿子相区别,我们称他“徕兹一世”。公司的主要业务是生产镜头与显微镜,奥斯卡·巴纳克是他们的研究室主任,是老徕兹从蔡司公司挖来的,主要负责产品开发。厄恩斯特·徕兹是个懂业务的老板,因为他也是一名机械师。欧洲许多著名厂商如法拉利、奔驰,都是这些业务干部创办的,而且喜用自己的姓氏命名公司,这是荣誉也是责任。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业务尖子,所以不用告诉他们如何爱惜人才,他们最知道人才的价值了。奥斯卡·巴纳克在这样的老板手下干活当然如鱼得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干出了名堂,老板还出钱生产,甚至甘冒风险。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91n.jpg徕卡相机的生产徕卡相机作为商品进入市场,是在徕兹二世手上实现的。决定投产奥斯卡·巴纳克倒腾着玩儿的这台“测光机”时,没几个人看好它的前景,就是他的公司,也有半数人不赞成。他们怀疑这样的相机会创造足够的市场需求。有分歧不可怕,反而会使问题看得更清楚,关键是领导人能否具有远见卓识,勇于担担子。徕兹二世显然是这么一号人,他一锤定音。1924年的一天,他在厂房边坚定有力地宣布:“我们应该生产这种相机。”后来事实证明,真理有时就在少数人手里,特别是商业上,创造商业奇迹的,多是不太听大多数群众意见的,但他们最知道,大多数群众需要什么。
这个决定在当年是要冒很大风险的。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的德国制造,和上世纪50年代的日本制造,以及今日的一些中国制造差不多,常给人劣质产品代名词的印象。在徕兹公司决定生产相机的时候,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都表示怀疑,他们不相信徕兹公司有能力生产出足够优秀的产品。其实当年的许多摄影人也不看好徕卡,因为它底片太小,过于简陋。当年摄影人看徕卡拍照的心情,跟我们现在看手机拍照的心情差不多。就是今日之中国又有多少人能接受徕卡?但他们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当年的外国佬不接受徕卡,是怀疑它的品质,而国人不接受徕卡,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它没有今人眼花缭乱的自动功能和长枪短炮,不够牛气烘烘。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1:21

徕卡是朴实的,朴实到常常被人忽视的地步。你拧着它上街,很少会引人侧目,这是最让许多中国摄影人郁闷的地方。我花了那么大把的银子,一个惊艳都没有。徕卡又是卓绝的,优异到至今也没有哪台相机达到它所达到的高度,这一点很快就征服了欧洲人。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301n.jpg第107号0型号相机1914年到1923年,徕兹工厂小心谨慎地陆续制造了31台原型徕卡相机投放市场试水。不想这台可以放在女式手提包里的小东西拍出的照片很快被人们接受了,特别是一些新闻记者。他们太需要这样便捷的摄影工具了,对他们来说足够的信息比精细的影调更重要。在徕兹准备大干快上的时候,战争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徕兹生产相机的雄心不得不搁置下来。而战争一结束,厄恩斯特·徕兹马上将他这个研究部主任设计的“测光机”投入生产。在1925年莱比锡春季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了30台A型徕卡相机。A型徕卡将原型机的42毫米镜头焦距改为50毫米F3.5口径的爱尔玛(Elmal)镜头,这一焦距后来成为标准镜头的标准,只是当时镜头固定在机身上,不能更换。机身也没有测距装置,拍照时要目测距离对焦。A型徕卡只生产了一年,共生产了800多台,至1926年B型徕卡就取代了它。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311n.jpg1933年出品的徕卡-III型B型徕卡被相机收藏家称为“康班徕卡”,是徕卡历史上惟一的一款装有镜间快门的机型,快门速度为1秒到1/300秒。B型徕卡前后生产了5年,制造了约1500台。1930年C型徕卡问世。C型徕卡的的最大改进是可以换镜头,与之相配套的35毫米焦距和135毫米焦距镜头,成了后来135相机的镜头群中最基本配置,而35毫米镜头在旁轴相机中几乎取代了标准镜头。后来A、B、C型徕卡相机统称为徕卡Ⅰ型,现在谁手中要有一台Ⅰ型徕卡,睡梦中都可以乐醒,但这些徕卡相机机身上都没有后来徕卡爱好者迷恋的花体蚀刻标识,以及有些招摇的红圈。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1:39

徕卡Ⅰ型相机的附件包括:装相机的皮包、取景器、遮光罩、快门线、说明书等。现在就是它的说明书也成了收藏家渔猎的对象。福瑞兹·威斯写的《徕卡手册》大概是至今所有相机说明书中最著名的。看看我们现在数码相机的说明书,再比较一下福瑞兹·威斯写的《徕卡手册》,你就知道它的珍贵是有道理的。现在的说明书如同远古的经文,又厚又难懂,更不要说文采了。其实徕卡是一台根本不用说明书,只要稍有摄影常识就可操作的相机。这种可以装在口袋里的相机,首先是以它小巧迷人的身段吸引人,它的体积比眼镜盒大不了多少,它使摄影师从三脚架的约束中解放出来,能够以一种灵活、自由的方式拍照。他使不打扰别人的生活,而抓拍到最鲜活的生活成为可能。
1932年,在推出的徕卡Ⅱ型双取景器相机才刻上徕卡标识。而此前相机上的名字是厄恩斯特·徕兹·威兹勒(ERNST LEITZ WETZLER),以及字母D、R、P,这是Deutsche Reichs Patent的缩写,意为德国专利。徕卡(Leica)最初也并不叫徕卡,叫勒卡(LECA)。有资料说这是因为印广告时将中间的I字母落了,这一发音与法国克代乌斯公司制造的一部35毫米无齿孔胶卷相机——爱卡(EKA)相近。徕兹后来就在字母中间加了一个I,或者说恢复了I,改为Leica——徕卡,这是徕兹Leitz和相机camera两个英文词的字头组合(Lei-Ca)。早期的徕卡标识都是手写体,刻在机顶,这是徕卡迷的最爱;在M4-P时改为红圈,位置在自拍器处;M6时贴在了更为显眼的取景器旁,这一设计引起的非议颇多,主要是过于招摇。徕卡的高贵历来是低调的,很多摄影人甚至用黑布将它贴上,只到M7之后的MP才取消这个红圈,但M8又恢复了,这真是让摄影人郁闷。
徕卡Ⅱ型相机又称D型,其标准型相机没有联动测距器,称E型。1933年推出的Ⅲ型机身主要是增加了慢速快门,1935年又将快门速度提高到1/1000秒,称为Ⅲa型。至此,徕卡具备了一个现代相机的最基本结构要素。1938年生产的Ⅲb型,又称G型,和随后的Ⅲc、d、f型相机,都只是局部的改进。1957年至1960年生产的Ⅲg型,是螺口型徕卡的最后一种型号。那时,划时代的M3已经横空出世,徕卡还并行生产Ⅲ型,主要是照顾一些老顾客的情感,那是真正的巴纳克徕卡。不过Ⅲ型也有它的过人之处——小巧,是外形最接近黄金比的相机,奥林巴斯在设计OM1单反相机时,参照的就是这类徕卡,他的设计师是个狂热的巴纳克徕卡迷。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321n.jpg一代名机徕卡M3M3是徕卡的涅磐之作,怎么为它歌功颂德都不为过,但我一直没有查到它的设计师是谁,你可以理解为这是群众的智慧。不过总得有个牵头人的,而那个人是最为重要的。这次肯定不是巴纳克,巴纳克先生在1936年就谢世了,之后徕卡再无其他设计师的名字,似乎徕卡有意将这一位置永远留给了巴纳克。虽然M3与巴纳克设计的徕卡相似之处多过差异,如旁轴取景、上片的方式、机身侧面的圆弧,但M3乃是旷世之作,它是一次超越,而且之后并没有被超过。从外形上看,巴纳克徕卡有许多裸露的钮,像穿着摄影背心的摄影人,而M3简洁、整体,如同西装革履的绅士。M3最大的成就是将螺丝口镜头,改成插刀式,大大提高了换镜头的效力。它换镜头的旋转距离是专业相机中最短的,只用转30°。换镜头时,如同驾好车换挡,有一种吸入感,“当”的一声,镜头就滑入机身,毫无滞怠。M3的过片扳手更为便利,不用每次过片像巴纳克徕卡那样“拧螺丝”;M3的取景器在M相机中是最为精确复杂的,拥有0.91的放大倍率,这一指标后来的徕卡M相机都没有达到;M3的用料和制作也是最为精良的,看一下它挂相机背带环,就可窥全豹之一斑。M3前期的背带环有点像耳垂,漂亮牢实,就是几十年后出的另一个经典M6,也无法与它比。M6的这个钮要小很多,也没有M3的漂亮,只是个圆形,由两颗小螺丝固定,不小心还会松。我的M6曾有段时间老漏光,总查不出原因,后来发现是这两颗螺丝松了,光线会时不时泄进去,而我从没有听谁说M3曾发生过类似问题。可以说,是M3迫使日本相机向另一个方向发展,因为以仿制出名的日本,谁也无法仿制出M3那么优秀的旁轴相机,而只好转向单反相机的开发。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2:01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331n.jpg后期的M3则改变了徕卡M3生产了13年,总共生产了225000台,M3的序号从700000开始,一直到约1206999,其间有三次小的改良。从700000到785800的M3没有取景框预览杆,底片压板是玻璃制造,底片计数的箭头标示是实心的,而后期的是空心的;从785801到854000的第二期M3才加上了框线的预览杆,后期有一部分的底片压板则改成了金属的。另外前两期的M3过片要扳两次,才能完成上弦,据说这样可以减少转片时产生的静电,但显然影响效力,到第三期的徕卡才改为一次过。前期的M3快门速度使用的是欧标,比1/250秒慢的快门速度分别是1/100,1/50,1/25,1/10,1/5,1/2和1秒。比现今的标准少了一级。直到854001之后的第三期M3的才改成ASA标准。所以讲M3是比较嗦的,因为它是徕卡收藏家最关注的机型,而且他们认为序号1000000以后的M3是最好的。
徕卡M3是相机制造的转折点,它使制造最适合人类手持拍摄的相机成为现实。它第一次让手感成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它使历久弥新成为我们可以目视和把玩的实体。如果你见一个人拿着一台50多年前的相机在那里东瞄瞄西看看,还引来羡慕的目光,那一定是徕卡M3,也只有M3能有如此长久的魅力。M3本身就是一段传奇,在它之前没有,在它之后也没有,就是另一个经典M6也没有达到它的高度,M7、MP也不可能达到。仅就产量,生产时间这一指标,它们就没有机会了,更不要说它们的取景器虽然有了很大改进,放大倍率和结构精度还是没有达到M3的水平。至于以后生产的数码相机,肯定不会有能一直使用50年的产品了。
徕卡似乎常常不按章法出牌,就如同当年别人都推大画幅的时候,它推小画幅一样,徕卡先推出的是M3,而不是M1、M2。M是德语的MEHR和英语的MORE的字头,这两个词是指操作起来比以往的机器更迅速、更简便、可靠性更高。M3是1954年推出的,只到1958年徕卡才推出M2。M2可以说是M3的简化版,最大的改进是精简了取景器的结构,取景倍率降低到0.75倍,导致的结果是有效基线变短,因此将会影响到测距精度。后来出的M机型的取景器都是按M2的结构设计的,显然,M2的取景器要经济一些,这是广大徕卡迷怀念M3最大的理由——有M3在前面,后来的徕卡都不能算顶级制作。M2取景器另一大改进就是增加了广角取景框,从M3的50、90、135毫米,改为35、50、90毫米。这是为了适应新闻摄影记者的需要,特别是战地摄影师,他们常常得在狭窄的战壕里作业。另外M2增加了快门刹车机构,减轻了过片间隙不均的现象。在12年间,M2一共售出了80000台以上。至于M1则比M2还出来得晚,它是专为特种摄影开发的机种,省略了测距计,取景视野框只有35毫米和50毫米,同时也省略了自拍机构。M1是后来陆续出场的MD、MDa等照相机的先驱机,但由于这些机器的产量都很小,不足10000台,知名度当然就更低了。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3:08

也许M3太优秀了,只到1967年徕卡才推出M4相机。M4继承的不是M3而是M2的衣钵,这是让徕卡迷至今怀念M3的原因。M4只在M2的取景框上增加了135毫米的框线,取景器中有了4种取景框分别显示35、50、90、135毫米。它在过片柄的尾部加装了黑色塑料套柄,这使转片的预备角更舒适。另两处改进是装片轴和倒片钮。装片、倒片难一直是徕卡M3的麻烦,虽然相对巴纳克徕卡要好,后盖可以打开,但装片一直是徕卡不那么如意的事,就是改了也不是那么方便。一直以来,徕卡引以为傲的是过片的感觉、快门声、镜头转动的油润、解像力,如果说到它的上片、倒片,真的没什么讲头。M4将装片轴改成了花辫形,同时将过去那种旋钮式的回片方式改成了更有效率的转轴式。为了不干涉取景器部分,M4设计成了斜坡式。由于会凸出机身,遭碰击常常出故障,这是后来M型相机的软肋。除了M5、MP没有继承外,其他的都沿用了这种结构。M4的生产时间比较短,从1967到1975年。自M4后,M系相机的顶部由黄铜改为铜锌合金,取消了机顶漂亮的蚀刻手写体。M4总共只生产了58000多台,分德国造和加拿大造,价格因产地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加拿大LEITZ公司也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公司,成立于1952年。徕卡收藏是讲门户的,如同选皇太子,讲究是不是嫡出,德国产的才算亲爹娘养的。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351n.jpg被称为快餐盒的徕卡-M51971年徕卡推出了M5。当时日本制造的单反相机普遍采用了TTL测光,这对徕卡造成很大的压力。毕竟再好的相机,曝光不准也枉然,M5测光元件装在快门幕帘前方,如同单反相机的反光镜,测光时会弹起。当快门释放时,这个测光板就会自动收入机身底部的仓中。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设计,会影响到相机的反应。M5是徕卡最大胆改革的机种,也是最倒霉的机种,它取消了侧面的弧形,完全不像巴纳克的子孙。由于安装TTL,M5机身变得臃肿、丑笨,日本的徕卡迷更是将M5形容为“快餐盒”。M5在生时屡招非议,停产后特别是现在,声望反而有所回升,因为它的产量很小。M5自1971年生产到1975年停产,总共只生产了30000多台,物以稀为贵。徕卡早已超越了工具的地位,对徕卡的收藏,几乎近于病态。除了一些贵重金属制造的、或者刻有纪念标识的特别型号,就是这类不太成器、卖得不好的产品,如果有谁说徕卡的哪个产品卖得不如意,你大可抢购一台,这产品肯定会升值。
1973年徕卡还推出过M5的小型版CL,是由日本美能达公司生产。这时徕卡在很多方面都得回头来请教过去的徒弟了,它的单反相机多为与美能达合作的结晶。CL因机身过小,快门转盘改在了前脸顶部、回片旋钮在机身底部,这肯定影响操作的方便性,测距基线长度也只有31.5毫米、取景器倍率为0.6、取景框只有40、50、90毫米3种,而且一部分镜头还无法使用。主要是样式也远离了传统M机,CL并没有挽救M5的销售颓势。徕卡迷的抗议更弄得徕卡公司焦头烂额,不得不停下M5而回头生产M4,这在相机发展史上是鲜见的。徕卡是个很固执的公司,好像德国人都有这特性,但这次他们有些顶不住了,不得不在1977年回头生产M4救市,型号叫M4-2。M4-2只是在M4的基础上增加了卷片马达功能、闪光灯热靴,取消了自拍器。徕卡公司认为,摄影者用徕卡相机拍纪念照是暴殄天物。但是他们中真会摄影的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大部分可能是附庸风雅。他们买徕卡除了炫耀、玩赏,就是拍拍纪念照。M4-2多数是黑色机身,也有少数的银色机身,在机顶的字也不太一样。黑色的机身是以Leitz Wetzler的手写体;而银色的机身则只有Leitz手写体。M4-2的产量更少,仅仅有15000多台。但在二手市场中价格不如M4的好,这可能是因为其全为加拿大安大略省Midland工厂生产有关。

eguan88 发表于 15-1-2012 19:43:34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2431n.jpg徕卡M4—P1980至1986年,徕卡又推出了M4-P,后缀P是Professional的缩写,意为专业。和M4-2的差别在于,取景框中多了两组框线——28毫米和75毫米。M4-P除了不能测光,几乎与M6一样。
在不能测光的纯机械徕卡M相机里,最保值的并不是这些取景框很全的M4-P,而是M3。而更有收藏价值的是那些特别型号,如一些军用机。这些相机产量不大,经过适应战场的特别改造,刻有特别标志,如巴纳克徕卡中专供德国军方使用的K250型,机身通常刻有“空军所有”、“陆军”以及纳粹鹰徽等符号。战后意大利、英国、瑞典等国也定购过一些军用徕卡,这些相机很多在徕卡的档案里都没有记录,现在都成了相机收藏者疯狂追猎的目标。(宋刚明/文)
http://news.xinhuanet.com/foto/1251583_361n.jpg舞,徕卡M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摘] 莱卡M系列相机的传奇:卓尔不凡 前世今生皆为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