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jessie_he8021 于 22-5-2013 23:36 发表
加拿大政府外劳政策漏洞百出 家 园 论 坛
(CBC)有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加拿大联邦政府推出的外籍工人短期工作项目存在很多问题,可以用漏洞百出来形容。
一方面许多加拿大公司企业为了减少工资和福利成本, ...
大家不要怪我唱反调。
我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将来老了,年纪更大了,经验更多了,怎么才能保持竞争力。
globalization到了一定程度,市场是流通的,那些以前因为移民壁垒而不能招聘到的人,终归是要被招到的。
就算是现在,像outsource这样的东西,就是一种提前打破这个壁垒的方法。既然人进不来,就把工作送出去。
绝对价格上,发达国家的本地人肯定是要吃亏的。
我觉得应该在技术层面跟性价比上面做文章。
把技术做好,不能满足于做个普通的IT民工,靠政策跟工会保住饭碗。
如果公司的IT团队真的是需要有资深经验的人,这种人应该还是比较稀少的。这种关键职位,本地人应该有竞争优势的。只要你的确是他们需要的人,还是有机会的。
怕就怕公司的IT团队的确不需要太有经验的人,做的东西是纯体力活的,招一批刚毕业的,做个过得去的产品就算了那种。
所以,又绕到我以前说过的,这种公司,IT不是核心业务,最多只是辅助。是个cost centre。公司会想尽办法降低成本。很多时间可以牺牲质量。
所以我们要尽量避开这类公司。我觉得大部份银行的大部份it部门都属于这个行列。所以好像每次听到outsource,都是有银行在里面。
我们需要着眼的,是那些以IT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公司的业绩依赖于IT产品的。这样的公司,一般不会将it部门外包,不然就等同于将核心机密外包了。
而且一般来说,此类公司的产品开发,要求比较高,技术性比较强,对高级人才,有经验的人需求比较大。对人才追求质量多过价格。
像美国的g,m,a,y,a,f,l,t等等,澳洲本土也有几家,我知道的有google分部,atlassian, freelancer,等。
还有众多startup,只要是技术性的startup,大都是从本地招人的。
所以,想要立足,长远,还是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水平。
不管是想当manager,想当senior engineer,都是要先把自身提高到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地步,才是能确保职业生涯能一直发展下去的好办法。
想靠着日复一日的重复相同工作内容到退休,那可能是上一代人才可能发生的事情了吧。或者是国内的体制内的才行。
大家觉得怎么样?
可以开始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