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块
≡ 澳洲生活区 ≡
生活百科
安家乐居
家有儿女
美食天地
开心购物
车行天下
工作学习
投资创业
税务理财
英语交流
签证登陆
签证申请
登陆前后
澳洲同城
悉尼
墨尔本
珀斯
布里斯班
堪培拉
阿德莱德
兴趣爱好
旅游户外
音乐影视
我爱摄影
数码天地
其他爱好
墨友书屋
≡ 信息交流区 ≡
情感天空
心情感悟
男人靠边站
征婚交友
邻居同人
小编精选
≡ 站务区 ≡
家园建设
广告服务
招聘求职
商业服务
私人广告
最近浏览
我的收藏
原帖由 dcxg 于 7-1-2013 15:56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这个心理就不太好。 中国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否定一切,你说能让人着急吧。 京东,这么大的dealer你都信不过,还要怀疑,你说这个社会怎么能好? 这么优质的企业怎么能发展的起来? 中国为什么假货横行 ...
使用道具 举报
原帖由 dcxg 于 7-1-2013 15:56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ricowang这种人就不该来澳洲,让y回中国,找他的法律去吧,我看他能活活给郁闷死。 澳洲不需要那么多法律法规,也比中国要和谐。
原帖由 ricowang 于 7-1-2013 20:01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澳洲不需要法律,笑话,你去查查澳洲的法律多还是中国的法律多?律师的人口比例哪边高? 尼吗澳洲比中国和谐咋了,干你屁事啊 再说了, 你得瑟啥啊,口口声声,这个不该来,那个应该干回去 搞的澳洲你说了算 ...
原帖由 ricowang 于 7-1-2013 20:32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猪脑质检高 当初三鹿也是大品牌啊
原帖由 ricowang 于 7-1-2013 21:01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澳洲不需要法律,笑话,你去查查澳洲的法律多还是中国的法律多?律师的人口比例哪边高? 尼吗澳洲比中国和谐咋了,干你屁事啊 再说了, 你得瑟啥啊,口口声声,这个不该来,那个应该干回去 搞的澳洲你说了算 ...
原帖由 dcxg 于 8-1-2013 03:06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尼玛啊,猪脑呀,三鹿是生产企业,我说的那个是流通企业。 你先看看下面这个三聚氰胺事件吧 http://zh.wikipedia.org/wiki/200 ... 6%B1%A1%E6%9F%93%E4 ...
原帖由 ricowang 于 8-1-2013 07:44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只有生产企业可能导致问题?流通环节就不会? 那么新西兰规定出口商等需要有资质还合理吗? 即便有了资质一样可能出问题 还需要质检抽查 监管流程执行等来共同保障产品的质量 如果中国的质检、监管有效三聚氰胺事件怎么能影响面那么大? 抑或你相信中国的质检监管已经做出了大幅度改进值得信任了? 如果值得信任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不信赖国产奶粉? 真不是为了侮辱你 你的智商怕真不够想这个问题 你别回了 太伤你的脑子了 对不起
查看全部评分
原帖由 dcxg 于 8-1-2013 07:21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王法律同学,就三聚氰胺这个事,就先讲讲法律 王常识同学说了,三聚氰胺可以加,有标准。你y的都是神马常识呀,能认同介种常识的请举手 好吧,就算能加,其实真没什么鸟问题。 整个中国的奶制品行业 ...
原帖由 ricowang 于 8-1-2013 11:4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和你这样的浆糊脑子说话,真是有辱我的智商,最后回你一帖,再不理你。 “质检是否应该更高点?” 如果婴儿奶粉应该含有比成人奶粉更低的三聚氰胺,应该在卫生标准里面确定更低的这个下限量。和质检有个屁关系! 对于质检来说,标准是什么,检测满足就是满足,不满足就是不满。和某种成分含量高低有啥屁关系? 人工合成的东西就不能加?你再次震惊澳大利亚,震惊整个世界了! 三聚氰胺之所以流行,起源是相互恶性竞争加之政府职能缺失造成的(奶农的生产环节/奶源的流通等未纳入监管范畴)。 在中国,在严酷的经济问题面前道德算个屁。如果你是奶农,不加三聚氰胺你亏本关门,加了不违法(而且你也不知道加了会造成什么问题)就可以继续经营,你选择哪一个? 如果在澳洲,奶农如果面临同样问题,可以通过媒体曝光引起重视等,但在中国可行吗? 你这个可怜的家伙,你没有发现自己一个人在舞台中央裸舞了很久了吗?歇歇吧。
原帖由 axyou 于 8-1-2013 10:48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澳洲政府应该是无权禁止人大量购买奶粉寄往海外。 在中国想买外国奶粉的父母没有任何错误。 在澳洲大量购买奶粉的人,他们的错误在于逃避中国的关税,通过少量邮购的形式,实际上他们干的是出口业务。但是这个过程对澳洲是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损害的。 澳洲的零售超市也没有错误,他们只能根据本地的人群需求,估算出奶粉销量,然后对工厂下订单。这个决策过程不可能考虑太多中国买家的因素,难以把握。 澳洲的奶粉工厂只是根据订单来做奶粉,有多少订单就做多少奶粉。 那么结论就有了: 如果澳洲新西兰的奶粉工厂能接受来自中国的大量购买订单,比如家乐福乐购之类的,澳新奶粉就可输入中国了。但是显然没有这个途径,我认为是蒙牛伊利之流阻碍了外国奶粉进口。 如果中国父母可以放心购买国内的奶粉,问题也就解决了,但这个明显也行不通。问题还是出在蒙牛伊利之流身上,我敢拍胸脯保证他们还在使用三聚氰胺牛奶。没监管,不用就怪了。 所以说问题就是出在官僚资本勾结的中国奶业身上,就是蒙牛伊利之流。矛头不对准他们,反而对准需要奶粉的中国父母和满足他们购买需求的奶粉买家,实在是南辕北辙。
原帖由 ricowang 于 8-1-2013 11:47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和你这样的浆糊脑子说话,真是有辱我的智商
原帖由 东南偏南 于 4-1-2013 22:25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香港限购我理解,毕竟是个弹丸之地,澳洲新西兰限购我就不太明白了,这么多地这么多牧场,奶粉厂使劲提高产量不就行了,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带动经济,为啥矿产卖的这么带劲,牛奶就恐慌了!
原帖由 hedgehog 于 8-1-2013 12:19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对于楼上各方的辩论,我没有读,所以不做评论。 我一进本贴,就看到了这句话。这个论坛上的确有一些有辱智商的浆糊脑子,所以一看到你这个评论,我就赶紧去我的名单上查了一下,你说的这位的确是在名单上,和李天 ...
原帖由 ricowang 于 8-1-2013 15:38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真是脑子进水了我自己
原帖由 3xCCIE 于 8-1-2013 15:11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我很赞同。我们在海外的华人虽然还对付不了蒙牛伊利以及他们背后的CP,但可以用其他一切不违反当地法律的办法帮助国内的同胞;而不是像某些人那样只会阴阳怪气的指责调侃。大家都是爹妈生的,谁也不比谁聪明智慧多少,那套扑屎的调调不是只有那几只精蝇才懂的,趁早收起来吧。 西方的媒体和民众,在很多问题上观点对立,意见冲突,甚至剑拔弩张;但涉及本国本族利益和对本民族英雄的尊崇上,却是出其的步调一致。洋大人嘴上不说,其实骨子里最推崇的就是丛林法则。你丫的精蝇们怎么不学了
原帖由 ricowang 于 7-1-2013 21:01 发表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澳洲不需要法律,笑话,你去查查澳洲的法律多还是中国的法律多?律师的人口比例哪边高? 尼吗澳洲比中国和谐咋了,干你屁事啊 再说了, 你得瑟啥啊,口口声声,这个不该来,那个应该干回去 搞的澳洲你说了算一样,实际呢,你自己家你能做主不?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0, 7-7-2025 22:52 , Processed in 0.052773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