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woodheadz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饮食厨艺] 来来来,自己在家酿啤酒了,成功享受美味的自酿啤酒!!(10.22成功品酒!)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14-10-2011 23:02:2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的读数是1.00010, 说明发酵还在继续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14-10-2011 23:44:21 | 只看该作者
自己DIY啤酒,,,,?很有创意啊, 想学学,,回去也研究研究一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16-10-2011 11:55:50 | 只看该作者
连续两天的读数都是1.00010,今天装瓶!
装瓶很简单了,把导流管装上,每个瓶子里放两颗carbonation drop然后灌满啤酒盖死!
在不见光的地方贮藏2个星期左右就大功告成了!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30瓶啤酒装完后还剩下一点,于是倒在啤酒杯里留影纪念,顺便尝一尝,味道就像没泡的啤酒,虽然没泡,但反正是啤酒啦
由于是桶底的,所以沉淀物比较多,看起来像桔子汁!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dcxg + 20 恭喜你!
freshfish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楼主| 发表于 22-10-2011 12:50:14 | 只看该作者
按手册的说法,本来应该是到下个星期才算够时间的。但如果今天不开一瓶,我怎么能够证明手册是正确的呢?
于是在探求真理的崇高信念的鼓舞下,我毅然决然地拿出一瓶啤酒,准备好两个杯子,开始了我大无畏的品酒过程。
本来软塌塌的酒瓶现在按起来坚若钢铁,一看就是充满气了。扭开瓶盖,“啪”地一声,一股白烟从瓶口升起!
哇咔咔!实在是太有气氛了!
这个是倒到杯子里面的啤酒,装瓶时看见的悬浮物都没有了,色泽清亮,看起来完全和卖的啤酒一样!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一口闷下,苦中有香,泡沫丰富,末了一口的回甜,哈哈,味道一级棒!
也许因为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我觉得比买来的啤酒好喝很多哦!

根据手册上的公式计算,我这次酿的啤酒酒精度大概是3.46%,算是中浓度啤酒。下回决定试试高浓度的!

总结下这次的酿酒的感受,总的说来感觉非常好!   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简单顺利,不费什么功夫。而且算下来性价比超高,23公升的啤酒成本不过十来块钱,味道绝对一流。
强烈建议喜欢喝啤酒的童鞋都试试!


[ 本帖最后由 woodheadz 于 22-10-2011 12:5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60 收起 理由
四香油饼 + 20 你太有才了!
雅瑶冬月 + 50 你太有才了!
freshfish + 50 你太有才了!
dcxg + 20 你太有才了!
daxiao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2-10-2011 17:12:22 | 只看该作者
明天去KMART搬一套回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woodheadz + 20 一定要去啊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2-10-2011 19:34:04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大无胃的品酒过程,俺有了冲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woodheadz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2-10-2011 19:35:05 | 只看该作者
我怀疑我们喝的啤酒都这么酿出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woodheadz + 20 恭喜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楼主| 发表于 22-10-2011 23:35: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cxg 于 22-10-2011 19:35 发表
我怀疑我们喝的啤酒都这么酿出来的

稍微研究了下,自酿的应该算是“生啤酒”,口味和市场上的扎啤或者纯生差不多。
转点啤酒知识,参考参考:

啤酒 分类比较——生啤,熟啤,纯生啤,扎啤
生、熟啤酒在工艺上主要是除菌方式不同。国标定义的生啤酒是指不经巴氏灭菌或瞬时高温灭菌,而采用物理方法除菌,达到一定生物稳定性的啤酒。
从营养成分上来说,生啤酒(鲜啤酒)会比熟啤酒更有营养,而且生啤酒的外观、气味和口感都要好于熟啤酒。生啤酒色泽更浅,澄清透明度更好,外观更亮,更美;保留了酶的活性,有利于大分子物质分解;含有更丰富的氨基酸和可溶蛋白,营养更好。此外,啤酒中还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生啤是指啤酒酿好后只在常温下进行一下膜除菌过滤,然后就被放入特制的清酒罐中以便随时取用。生啤保持了最原始的口味。并且鲜啤中所含的酵母菌、活性酶和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及10多种维生素,仍存活在酒液中,它比熟啤(瓶啤听装)更助消化,更具有营养。
生啤酒又有纯生啤酒和普通生啤酒之分。大家常喝的散啤就是一种普通的生啤酒,普通生啤酒虽然也未经高温杀菌,但它采用的是硅藻土过滤,只能滤掉酵母菌,杂菌不能被滤掉,因此其保质期一般在3―5天。新鲜时口感清爽;一旦出现刷锅水味、酸味等,则表明已变质,不能饮用了。
人们最初喝是鲜啤,但很快地人们发现鲜啤因没有经除菌流程,其保质期短,无法远途运输销售,后来人们就发明了熟啤,凡是经过高温热处理的啤酒全是熟啤酒,目前国内99%是熟啤,特制酒、清爽型、干啤,这些均属熟啤类。瓶啤酿完后需62度的巴氏消毒,熟啤是在鲜啤原液基础上加一道高温杀菌工艺流程,使啤酒卫生得以保证,保质期也得到延长,为啤酒远距离运输销售提供条件,使更多人喝得上如此美味。我们现在见到的一年保质期的瓶啤和易拉罐装的桶啤都是熟啤酒(当然现在也有瓶装生(鲜)啤酒)。
随着科技进一步发展,人们对啤酒口味要求的进一步提高,纯生啤酒应运而生,纯生啤酒保质期可达180天,发现纯生啤酒既保留了鲜啤的营养成分,又去除了有害菌和杂质,使其泡沫更细腻,口感更清爽,进一步提升了啤酒给人们带来的快感。随后又发现啤酒在3—8℃饮用时泡沫最细腻,口感最好,为此,人们又发明了专为纯生啤酒降温隔氧输送的一整套设备,这就是扎啤输送设备,采用这样设备输出的啤酒就是我们所说的扎啤,
中国人取其英语的谐音为“扎啤”,它的完整称呼应该是“重加二氧化碳冰镇啤酒”。扎啤是啤酒王国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啤酒消费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欧洲已经超过60%。
被人们誉为“啤酒原汁”的扎啤是将最优质的清酒从生产线上直接注入全封闭的不锈钢桶,饮用时充入二氧化碳,并用扎啤机把酒制冷,将酒温控制在3-8摄氏度,从扎啤机里直接打到啤酒杯里,利用在啤酒酿造过程中添加的食用二氧化碳压力运送,避免了啤酒与空气的接触,使啤酒更新鲜,更纯正、泡沫更丰富细腻,饮用时更加爽口,回味无穷。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coredump + 20 谢谢分享!
dcxg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3-10-2011 08:04:47 | 只看该作者
我都不知道当年在国内喝的是不是真正的扎啤,或生啤

印象中,珠江纯生还是真不错。
澳洲喝的就是熟啤了吧
在club我一般都会叫个guiness,黑啤,very str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7-10-2011 00:44:3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把啤酒做上了,是很简单,只是我没把温度控制好,之前热水放多了,只好不停的搅,外加冰块,温度下来了才好放酵母,现在就等了
只是LZ的比重是不是中间多了两个0呀,我测出的是1.0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7-10-2011 11:02:0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的帖后,我紧跟着买了一套做上,上周灌了一批,正等它二期发酵呢。比重计这个东西实在不准,每次扔进去量出来的都不一样,后来没理睬读数,等足一周,看看没什么沫就灌瓶了,不知道做出来是什么样子,期待i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7-10-2011 14:04: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楼主| 发表于 27-10-2011 16:28: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axiao 于 27-10-2011 00:44 发表
今天把啤酒做上了,是很简单,只是我没把温度控制好,之前热水放多了,只好不停的搅,外加冰块,温度下来了才好放酵母,现在就等了
只是LZ的比重是不是中间多了两个0呀,我测出的是1.033.

我看比重计的开始数字就是1.000的嘛?
反正我是说的1.000XXX的那个数字就是比重计上看出来的数字,最后计算酒精度的时候是不管小数点的,所以这个问题应该不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7-10-2011 16:29: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山夜妖 于 27-10-2011 11:02 发表
看了楼主的帖后,我紧跟着买了一套做上,上周灌了一批,正等它二期发酵呢。比重计这个东西实在不准,每次扔进去量出来的都不一样,后来没理睬读数,等足一周,看看没什么沫就灌瓶了,不知道做出来是什么样子,期待in ...

比重计关键是要把酒摆一摆,量的时候确保没有泡沫付在测量棒上。
不过我觉得你这样也没问题啦,本来做酒嘛,又不是化学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9-10-2011 20:14:16 | 只看该作者
有成都冷淡杯生啤的味道不?好久到你家尝一下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楼主| 发表于 29-10-2011 21:04: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ndyyang 于 29-10-2011 20:14 发表
有成都冷淡杯生啤的味道不?好久到你家尝一下味道

这两天我们还在讲要给你电话约你涅,我们家有还自制木炭,烧烤味道很棒啊。
下周MSN上我call你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9-10-2011 21:37:08 | 只看该作者
好的,下个月我的五万首歌库的卡拉ok到了,就可以搞啤酒烤肉音乐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31-10-2011 11:02:0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酒杯具了,第一阶段还不错,色香俱全,装瓶一周后开盖,一点气泡也没有,像隔夜啤酒一样,泪奔啊。。。。拿去煮醬牛肉,效果倒是很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31-10-2011 11:52: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山夜妖 于 31-10-2011 11:02 发表
我的酒杯具了,第一阶段还不错,色香俱全,装瓶一周后开盖,一点气泡也没有,像隔夜啤酒一样,泪奔啊。。。。拿去煮醬牛肉,效果倒是很赞

是不是盖子没有盖紧哦?
自制的啤酒泡沫似乎比买来的稍微少一点,是正常现象。尤其在冰箱里面冷藏后感觉泡沫会明显减少,但喝起来口感很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31-10-2011 13:31:54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是不是盖子的原因,明天再开一瓶试试,上次一口气拧30个瓶盖,手都磨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31-10-2011 14:40:55 | 只看该作者
赞!
可惜我先生已经戒酒了,家里那套东西现在闲着,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1-11-2011 16:13:1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法子不错哈 万一没做好还可以拿去做酱牛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6-11-2011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蓝山夜妖 于 31-10-2011 13:31 发表
不知道是不是盖子的原因,明天再开一瓶试试,上次一口气拧30个瓶盖,手都磨红了

对了,你是不是装瓶时没放那两颗carbon dro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楼主| 发表于 12-11-2011 19:24:08 | 只看该作者
最新更新:
经过这几个星期的品尝,发现装瓶后两周内喝得时候,泡沫较买来啤酒要少,尤其是冷藏之后,少的很明显。
但到三个星期以后,泡沫就十分丰富了,口感达到完美。
可惜这时候我已经剩不下几瓶啤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18-11-2011 20:4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19-11-2011 11:18:54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头次发酵时AD气温低,平均16度左右,应该发酵不充分,所以二次发酵,我天天掐着指头算,忍呀忍,终于两周了,可以开瓶了 。泡沫不是很多,口感,我是不常喝的,觉得稍苦,杀口,经老爸鉴定,成功  !
LZ说了三周口感更好,我才开了两瓶,等得起
酒精度2.81.

[ 本帖最后由 daxiao 于 19-11-2011 11:3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30-12-2011 17:54:25 | 只看该作者
酒铺的商业啤酒因成本原因,多用工业方法极速发酵,包括使用添加剂。自做的啤酒要健康得多,口感也好得多。
但在当今的快节奏生活里,是-种时间上的奢侈。另外你的空瓶从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1-2012 20:36:29 | 只看该作者
向强大的人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1-2012 20:37:48 | 只看该作者
向强大的人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1-1-2012 23:05:23 | 只看该作者
才看到木头猫的好帖, 明天我也去买, 早就想做了.

去年我们公司还搞了一个自酿的啤酒大赛, 五花八门, 各种口味都有, 有些味道还真不错, 而且大家都挖空心思给自己自酿的啤酒起个好名字, 然后大家都做品酒师, 那张纸打分, 非常有趣.

要不咱们freeoz也来一次酿酒大赛, 当大家都diy起来, 顺便bbq, 应该很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2-2025 15:51 , Processed in 0.038120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