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妮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移民澳洲后,你正处于哪种生活状态或心理阶段?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11-10-2011 00:43:36 | 只看该作者
选6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缘圆 + 20 我也选了6.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11-10-2011 09:22:08 | 只看该作者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关注,焦虑和担忧。一开始担心雅思,然后贝雕签证落地找工买房教育养老。人生不就是这样么。我觉得关键是要有梦想/追求。这追求可以是我要挣多少钱,也可以是我要学会织那件毛衣。有目标才容易快乐。只不过人天性是希望懒惰的,很多时候都是为自己找借口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11-10-2011 12:4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fantasia 的帖子

有目标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希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11-10-2011 17:19:22 | 只看该作者
生平無大志---

建一個自己的窩,再買一台車,把小孩帶到大學畢業,攢點錢養老,就這樣子了----

自己是平凡人,就只有一些平凡的想法,做一些平凡的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ondy + 20 这就叫知足者常乐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11-10-2011 22:53:10 | 只看该作者

我选了11.

哪儿都一样,心情快乐的时候是个乐园,心情不好的时候在哪都不快乐.

有LG,有儿子,这就是家.哪怕打地铺也是家.

没觉得无聊,要干的事太多了.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还有啥可抱怨的?

再说了,抱怨也没用啊.还是享受简单的幸福吧.生气时还生气,满足时还是满足.人生就是如此,跟外界关系不大.

一切唯心造!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o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12-10-2011 12:20: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上面没我选的. 我的是空白期, 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期. 对我来说, 国内国外都一样. 有没有麻木期可以选择

[ 本帖最后由 riverain 于 12-10-2011 17:3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12-10-2011 22:53:20 | 只看该作者
我选了11,其实3也可以算。
LG一人上班,工资付房贷生活足矣。有2个孩子,大的快8岁,小的快2岁,大的上学,小的上FULL-TIME的child care,我一周到tafe 去混2天,日子也还悠哉,但是不想老待家里,出去上班吧,如果找个part-time的工作话,基本等于白干(那样孩子的福利一分没有,幼儿园的补贴也会受很大影响),并不划算。但是从长远考虑,即使白干也好过在家一直呆着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o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13-10-2011 01:58: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西澳瓶鼻海豚 于 11-10-2011 17:19 发表
生平無大志---

建一個自己的窩,再買一台車,把小孩帶到大學畢業,攢點錢養老,就這樣子了----

自己是平凡人,就只有一些平凡的想法,做一些平凡的事情。

等你的愿望都实现了,又会有新的目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13-10-2011 08:33:23 | 只看该作者
当初很想回国,觉得那里才是我的家,我的牵挂,回了国后,才发现已是时过境迁,自己已经不属于那里了,何处是我家呀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leeeight + 20 我心安处便是家!
fatfish_cc + 20 跟我来...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14-10-2011 12:20: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泡沫 于 13-10-2011 08:33 发表
当初很想回国,觉得那里才是我的家,我的牵挂,回了国后,才发现已是时过境迁,自己已经不属于那里了,何处是我家呀


此心安处乃吾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15-10-2011 18:03:12 | 只看该作者
前阵子看了非诚勿扰的澳洲专场、美国专场,

感觉澳洲的孩子,明显比美国的孩子面很多啊。。。

所以就如上面几位同学所说,待时间长了,各方面都退化了,失去了竞争力,可咋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19-10-2011 08:35:2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tfish_cc 于 15-10-2011 18:03 发表
前阵子看了非诚勿扰的澳洲专场、美国专场,

感觉澳洲的孩子,明显比美国的孩子面很多啊。。。

所以就如上面几位同学所说,待时间长了,各方面都退化了,失去了竞争力,可咋整?

所以得自我充电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3-10-2011 18:29:0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没买房,租房,虽然差别不大,但是没有家感觉,想布置温馨点想多点改变但一想到是租的,别人还不同意呢...

第二没工作(专业),事业是基础...基础不稳定,一切都假

第三还没有小孩.

第四两人分开,1人国内,1人澳洲,寂寞,老太太老头也不能混的和国内的人一样的没障碍交流.

一切都是目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Ro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4-10-2011 13:34:53 | 只看该作者
还没登陆,选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4-10-2011 13:3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tfish_cc 于 15-10-2011 18:03 发表
前阵子看了非诚勿扰的澳洲专场、美国专场,

感觉澳洲的孩子,明显比美国的孩子面很多啊。。。

所以就如上面几位同学所说,待时间长了,各方面都退化了,失去了竞争力,可咋整?

这么严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4-10-2011 14:08:13 | 只看该作者
木头来了3年半,我带孩子长登2年3个半月,目前状态我选了11.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我们在厦门的生活水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Dreamhouse + 20 恭喜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4-10-2011 20:27:01 | 只看该作者
努力奋斗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4-10-2011 22:46:22 | 只看该作者

回国感悟

选了奋斗期。不过让我惊奇的是居然更多人还在观望等待中。我的看法是:如果你是贪官污吏或家人,赶紧出来吧,小心进去;如果你家财万贯,赶紧出来吧,小心一夜就洗白(东星的教训还历历在目);如果你靠技术挣工资(哪怕年薪百万),也出来吧,因为这里成功的影响因素更单纯;如果你纯靠体力挣微薄的收入来养家糊口,更要想办法出来,因为这里更需要。所以无论你的情况如何,不要在观望了。
因为这是我现在时隔六年,九十月份再次回到中国的切身体会。我主要是接触了同学们和同事们(医院群体),也碰到了在位或不在位的领导,还见到了发了的朋友,更了解了日益贫困的底层。什么国内日新月异的变化就不说了,我个人只是觉得眼晕。就聊聊和同学们的多次聚会。想想毕业十年了,大多数同学已经成了中流砥柱(70后嘛,该接班了),有车有几套房,甚至LP都换了几茬了;出去吃饭再也不用挤大排档,抽前门,喝老白干;一律是高档酒店预订,什么极品云烟,五粮液茅台之类的。可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恍然让我觉得中国在物质上似乎已经共产了。不过酒桌上一聊,大家的统一话题都是问我怎么把小孩送出来或LP送出来或自己出来。原因很多了,毒奶粉、地沟油起一定的作用,不过关键是很多人对教育没有希望。也是,所谓国内最好的清华北大,牛吧,居然是王小二过年,连世界百名都难进,成为了二三流。谁愿意还掏几十上百万把自己的唯一骨肉送去摧残。我有一同学甚至专门从外省飞过来见面谈,可见其心切。其次是超负荷工作和额外的应酬。我是了解国内的超负荷的,以前时常从8点干到8点(第二天8点),然后第二天仍要上班。现在恐怕更甚。人过中年,大家都想轻松一点了。中国人活的太累了。

[ 本帖最后由 dragonballz 于 24-10-2011 22:51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90 收起 理由
daijuan + 20 谢谢分享!
Dreamhouse + 50 谢谢分享!
Ro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5-10-2011 17:3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dragonballz 的帖子

国内拿高薪的超负荷工作,早8点到晚8点,或晚8点到早8点。比起这一点,我在澳洲尽管不是从事什么技术和白领岗位,每周最多工作36小时,这也是一种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30-10-2011 16:19:22 | 只看该作者
已经处于稳定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4-11-2011 16:23:14 | 只看该作者
刚来澳洲,刚有工作,工资较低,但每每想到中国现状,这里的困难便都是芝麻绿豆的小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4-11-2011 20:55:29 | 只看该作者
奋斗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6-11-2011 19:40:45 | 只看该作者
俺和lp打算明年PR到期前去澳洲长居,这几年在国内发展的还算风风火火,物质生活还算丰富宽裕。去澳洲就是想换个环境,不想继续这种每天忙碌干活应酬喝酒的生活。不过对去澳洲能否在精神层面适应安顿下来确实有点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2-11-2011 21:06:08 | 只看该作者
是努力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3-11-2011 08:30:36 | 只看该作者
TAFE  学校的老师曾经讲过, 学者研究得出,人到一个新地方,应该有以下类似几个阶段:

好奇---无聊--适应--厌倦--喜欢

每个上下周期的时间,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过去的体验,自制能力的不同而不同。

TAFE 老师很小就随父母移民过来,20多年过去了,他父亲都70多了,才进入最后一阶段。

无论怎么样,新来的同学,应该到TAFE上些针对新移民的课程,不仅可认识很多朋友,提高语言,而且可学到很多文化上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30-11-2011 19:55: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dragonballz 的帖子

楼主写了太深刻、太实在了!说到我心里去了!大家在国内物质生活确实不错,但是缺少精神上的归属,没有一种安定感,很浮躁。我也尤其看不惯国内的应试教育和已经被腐化的灵魂工程师们!很多亲戚很想不通我为什么要出国,觉得我在国内各方面物质条件都不错,觉得我出国是不满足的表现,他们都不看好我在国外会混的比国内好。确实,到了澳洲,肯定是要吃苦的,刚开始生活上很多和国内比比是会有落差的,但是我不后悔我的选择,在国内太累,就像一个永不停的陀螺,只有不停的转才有存在的价值,活着不等于生活!一份足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一个适合孩子健康学习成长的环境是我现在想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1 20: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6 jojo_shen 的帖子

对,最重要的是你想要的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1-12-2011 19:33:30 | 只看该作者
厌倦挣扎期,但还只能坚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10-1-2012 12:46:54 | 只看该作者
还在想家的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9-2-2012 11:25:04 | 只看该作者
基本融入澳洲社会,工作稳定,有车,随时可以买房, 但是在澳洲找个优秀的中国女朋友太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4-2-2025 04:10 , Processed in 0.078869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