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merryau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澳洲对女人很有利的地方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4-8-2011 00:02: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metoau 于 23-8-2011 22:59 发表


这点我非常认同. 西人女人的需要并不见得小于男人. 这点我是深有领教的. 我们每年公司都有圣诞PARTY,去年的PARTY,我才终于明白平时在办公室那些很正经的女人们完全
不是那么回事. 在舞会上不管你是谁,趁着酒兴, ...


真的吗???
今天看报纸,一个女的喝醉了,一个男的趁机摸了她的胸。第二天女的往他身上泼汽油,然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4-8-2011 00:06:28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新的婚姻法出台了,简直就是鼓励男人养小三的,从根子上剥削女性,相比较我太喜欢澳洲的法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4-8-2011 00:12: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atfish_cc 于 23-8-2011 23:02 发表


真的吗???
今天看报纸,一个女的喝醉了,一个男的趁机摸了她的胸。第二天女的往他身上泼汽油,然后。。。。


我想她们也看感觉吧,如果感觉对了,她们不会这么羞涩的. 不过如果她们不愿意,男人胆敢乱来,那绝对是有苦头吃的, 这时候你就会真正看到什么是澳洲的女权主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4-8-2011 00:27: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唛兜 于 23-8-2011 23:06 发表
中国新的婚姻法出台了,简直就是鼓励男人养小三的,从根子上剥削女性,相比较我太喜欢澳洲的法律了。


老实说,澳洲离婚对于西方男人并不见得吃亏,因为就我知道的好几个西人的收入并不见得比他们的老婆高,甚至更穷. 这与中国的女人大都找比自己强,或者更有钱的男人恰好相反. 还是拿我们部门那两个离婚的男士为例吧. 其中一个就是个工程师,而他老婆是个律师,还是出庭的那种,那收费可是惊人的. 公司几次聚餐她都参加,感觉他们感情好像很不错啊,但去年中忽然离婚了,然后平分的房子. 同事还笑眯眯的,说终于把房子卖了. 我想他要是亏大了还能笑得这么灿烂?  另一个呢.收入与他老婆相当.

所以同一部法律,放在中国,很多人都说女的吃亏,要是放在澳洲, 你看又有多少女的喊吃亏呢?估计她们太喜欢这婚姻法了. 因为这里的女的太独立了,不见得财产就比男的少. 就拿澳洲女总理吉拉德来说,她一个总理,她的男朋友就一理头匠,假设他们结婚了然后又离婚进行财产分割,你说谁吃亏呢?

[ 本帖最后由 cometoau 于 23-8-2011 23:3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wmpasl + 20 澳洲女性一般以上生孩子后就不工作了,男人 ...
Rondy + 5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4-8-2011 00:31:23 | 只看该作者
两性平等不是光嘴上说说的,我喜欢各方面都独立的感觉,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本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4-8-2011 08:4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5 cometoau 的帖子

所谓离婚后女的能分到70%,男的净身出走,都是女的低收入或不上班居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4-8-2011 13:15:0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女的在家里照顾家庭,没有外出工作,离婚获得更多赔偿是理所应当的。
男方一般在事业上会获得更大提升,将来工作收入,社会地位,社交圈都会比一个家庭主妇有优势。
如果是男方在家里照顾家庭,那相应获得更多赔偿也是应该的,问题是这种应该还是算很少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4-8-2011 23:2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5 cometoau 的帖子

个人猜测吉拉德的剃头匠男友不见得收入低,他给人理个发做个头发护理什么的,不会是华人师傅那个10刀/一个人头的收费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5-8-2011 15:10:05 | 只看该作者
要是女方有钱,离婚也要付给男方大笔扶养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6-8-2011 00:15:04 | 只看该作者
hehe ,   所以结婚率低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31-8-2011 00:14:28 | 只看该作者
澳洲约会男人付账是主流,如果跟女朋友AA,人家澳洲MM会觉得他CHEAP.

澳洲约会男人买单的是大多数

澳洲女性大半结婚生孩子后就不工作了,当全职主妇,都是老公养家的

至于说西方男人没责任感的,那要看他们的教育背景和社会阶级,越受教育低越底层的男人越没家庭责任感。中国也是这样

不要以偏概全,国内很多女性嫁过来澳洲,嫁的是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人,所以家庭问题比较多。但中国文化低的男性也是一样没有责任感的,只是中国女人婚后会隐忍,不离婚,而西方女性不满意就直接离婚了,反正离婚澳洲法律保护女性,孩子房子都判给女方,男方还要付赡养费。还有政府的单亲妈妈津贴。。。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0-8-2011 23:5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merryau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31-8-2011 00:26:13 | 只看该作者
我老公是OZ,婚前约会都是他买单的,现在结婚了,我怀孕在家,已经辞职了,以后就是全职妈妈了。

我老公还比我年轻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0-8-2011 23:5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31-8-2011 00:29:0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ometoau 于 23-8-2011 23:27 发表


老实说,澳洲离婚对于西方男人并不见得吃亏,因为就我知道的好几个西人的收入并不见得比他们的老婆高,甚至更穷. 这与中国的女人大都找比自己强,或者更有钱的男人恰好相反. 还是拿我们部门那两个离婚的男士为例吧.  ...


吉拉德要结婚早结婚了,不会等到现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31-8-2011 00:32:0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I think it's OK, if the wife will take care of kids, then she should have most of the assets. It's good for the kids. On the other hand, the husband will have a easier life after divorce with his income. so it's a win win.

[ 本帖最后由 black_zerg 于 30-8-2011 23:33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31-8-2011 00:3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ndy 于 15-8-2011 12:21 发表
中国家庭中有不少是女的掌管财政大权,女的拿着老公的工资卡消费也很正常。

而在澳洲家庭,女的经济更加独立。从举办婚礼费用,到买房子、买家俱,女的都会有这种意识与男的一起负担支出。西方女人根本没有这种意 ...


我老公OZ,我全职主妇,老公收入放入联名户口,我任取

我们住的房子也是老公买的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0-8-2011 23: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谢谢分享!
Rond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31-8-2011 00:41:5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新婚姻法,完全忽略了女性生孩子带孩子做家务的幸苦和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中国女性婚姻没有保障。

我来澳10年,深深体会到澳洲才是真正从制度上保护女性的国度,生活在澳洲的女人真的很幸福,生活的很轻松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1-8-2011 00:20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31-8-2011 08:53: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无法发言
That's is because you got a husband supporting you not because of the law. if you were in china and found such a man, you could do the sa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31-8-2011 10:03:3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无论是嫁给老外还是华人,女的还是要经济独立,自己钱包的钱才是自己的。他今天爱你,也许明天又爱上别人。

假如一直由他来买单、付账单,那你就一直处于附属地位,而没有自己的主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31-8-2011 11:11: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ndy 于 31-8-2011 09:03 发表
我觉得无论是嫁给老外还是华人,女的还是要经济独立,自己钱包的钱才是自己的。他今天爱你,也许明天又爱上别人。

假如一直由他来买单、付账单,那你就一直处于附属地位,而没有自己的主意。



澳洲法律保护女性,如果离婚,孩子是我的,房子也是我的,还要按他收入比例付小孩赡养费,还有单亲妈妈津贴。

LG爱跟我就跟,不跟拉到,自己看着办

澳洲条件越好的男人越不敢离婚的,跟中国不一样。澳洲只要结婚有孩子,男人离婚就要基本净身出户了,还要付一辈子小孩赡养费的

我婚前会计,现在怀孕辞职,老公的意思是在家把孩子带好,但我觉得呆在家太无聊了。打算等小孩1岁就全权交由我妈带,我还是想继续工作。我给我妈办了父母移民,跟我们住一起。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1-8-2011 10:1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31-8-2011 11:5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9 wmpasl 的帖子

可是老外与华人不同,比如同样买一套房子同样的贷款,华人家庭可能在十年内就付清,而老外家庭20年了还有债务。老外重感情超过重房产,假如感情不和他宁愿净身出走而不勉强。

那么万一感情不和,即使房子和孩子归女方,女方还不得不去偿还余下的债务,这个时候就将产生压力。我遇到的一对澳洲离异夫妇就是这种情况,房子归女方但是女方还需要重新贷款把房子的一部份钱分给男方,这样又重新背负房子的债务。离婚后女的并不轻松。

再则,老外老公与中国父母通常是难以相处的。你现在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走,现在还没有体会到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31-8-2011 12:2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0 Rondy 的帖子

我觉得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同样是老中或老西个性和习惯都非常可能完全不同,好男人和坏男人是不分国籍和种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会有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31-8-2011 12:32: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1 冰翡翠 的帖子

补充一点,看到不少好男人或好女人离婚了,而所谓的坏男人坏女人却没有离婚。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merryau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31-8-2011 15:00:51 | 只看该作者
听到oz朋友总说的一句话,女人需要男人就像鱼需要自行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31-8-2011 16:30:09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女人更喜欢独居?

http://www.theage.com.au/lifestyle/life/why-women-are-enjoying-being-home-alone-20110825-1jcge.html

在the age上看到上面这篇文章:为什么女人更喜欢独居?

据调查澳洲有21%以上的妇女独居,其中有不少独立生活超过10年以上的,这个比例比独居男人要高。
有的妇女曾经有过婚姻,孩子已经成年了,觉得独立生活可以不必妥协任一方、不必照顾到某个人的感受,做自己喜欢的事。也有的不把希望寄托在一定要找一个男人,觉得只要自己快乐就好。也有的妇女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此后选择独居生活。还有的中年妇女觉得,若与人合租房子会让年青人觉得你是loser,因为合租房子是年青人最能接受的,所以喜欢选择自己生活。

而男人单身生活多数情况是因为没有找到伴侣,男人更喜欢有伴侣生活。而有这么多好女人选择独居生活,将使男人很难。

[ 本帖最后由 Rondy 于 31-8-2011 15:1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31-8-2011 18:42: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ndy 于 31-8-2011 10:53 发表
回复 #79 wmpasl 的帖子
可是老外与华人不同,比如同样买一套房子同样的贷款,华人家庭可能在十年内就付清,而老外家庭20年了还有债务。老外重感情超过重房产,假如感情不和他宁愿净身出走而不勉强。
那么万一感情不和,即使房子和孩子归女方,女方还不得不去偿还余下的债务,这个时候就将产生压力。我遇到的一对澳洲离异夫妇就是这种情况,房子归女方但是女方还需要重新贷款把房子的一部份钱分给男方,这样又重新背负房子的债务。离婚后女的并不轻松。
再则,老外老公与中国父母通常是难以相处的。你现在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走,现在还没有体会到这一点。..


不一定,我老公和我妈不太能沟通,但反而可以相敬如宾。住一起相处的很融洽。我爸妈在悉尼有房,本来我是说让我妈住她自己的房子,但我老公说反正我们的空房间那么多,欢迎我妈来一起住,还可以方便照顾我和将出生的宝宝。
我们住的房子本是公婆的投资房,后来转给了我老公。其实白人很多也是乐于存钱买房和还贷的,我公婆和很多他们的朋友都是买了几个投资房来避税。西人通常是收入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越善于理财。特别是在结婚有了小孩以后,悉尼的私立中小学里绝大多数都是西人的小孩,父母付出的学费也是不菲的。可见大量西人父母们对自己的小孩也是很非常爱惜负责,非常舍得花钱的。

其实国内华人年轻人也有很多月光族的,感觉分别不大。但西人相对比较注重生活品质,比如注重隐私,不喜欢和人SHARE房子,所以房子会相对国人供起来较慢,但其实中国国内的人也很少SHARE房子的。另外他们喜欢每年安排钱出去全家旅行。不会为了省钱而牺牲太多生活质量。

他们婚前会比较花心爱玩,但一旦结婚有了孩子通常家庭责任感还是很强的,当然这也要看人,同样是中国男人,有些男人很有家庭责任感,有些就没有。这也是跟家庭背景教育程度有关。
就算同是中国人,也是一样米养百种人,不可一概而论

很多国内女性和比较贫穷的西人拍拖,约会要AA付钱,然后她们就说老外都是要AA制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如果你们多看看美剧什么的,也看得到美剧里西人男女约会通常都是男性付账的。。。那些说白人女都AA制,结婚不看男方的经济条件也是完全错误的。澳洲女性大半有了孩子就不工作了,全职妈妈,一家人的生活供房都是男人负担的。反而中国国内都是双职工家庭占绝大多数。

西方是资本主义社会,是阶层等级,资本家金钱物质的起源。说西人女性不看重不依靠男方事业经济,只是因为你们没有深入了解过她们罢了。她们只是没有华人做的那么明显,应为他们讲究礼貌,相对比较虚伪。。。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1-8-2011 22: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70 收起 理由
merryau + 20 谢谢分享!
Rondy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31-8-2011 19:06: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Rondy 于 31-8-2011 15:30 发表
http://www.theage.com.au/lifesty ... 20110825-1jcge.html

在the age上看到上面这篇文章:为什么女人更喜欢独居?

据调查澳洲有21%以上的妇女独居,其中有不少独 ...


澳洲女性心理很强大,很多不喜欢被家庭束缚,觉得做家务带孩子照顾老公很幸苦,所以很多都不结婚生孩子,总理吉拉德就是一个

已婚的带孩子离婚也不怕,反正法律保护女性,分产多多,最差也有单亲妈妈津贴和政府养。所以澳洲女人一旦不满意老公就会离婚,不会隐忍。

这也是应为西方社会对女性的宽容和保护,独身也可以过得很自在幸福导致的。男女平等,男人比较惨
说到家庭暴力,其实国内底层社会的家庭暴力更多,只是国内没有完善的法律机构保障女性,所以发生了也没有记录不了了之罢了,哪像澳洲一点点小事就叫警察了。

中国的女性解放男女平等没有为女人带来任何好处,到最后,中国女性全职上班赚钱是正常应该的,生孩子带小孩,做饭做家务甚至伺候婆婆也还是女人应该做的份内事。男人到是轻松了,女人悲啊。

澳洲女人婚后带孩子,不上班很正常。想上班也行,但老公都会分担带孩子做家务的。也不存在要奉养公婆的问题(澳洲医疗养老是政府的事)。澳洲大半女人婚后不工作,但离婚房子孩子也照样是判给女方的多。男人能分到的很少,还要付赡养费。就算嫁的不好的那些,最差也有单亲妈妈津贴和政府补助。。。
总之,西方女性幸福啊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1-9-2011 13:39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merryau + 20 谢谢分享!
Rondy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31-8-2011 19:19:53 | 只看该作者
澳洲低收入阶层离婚率高 (工资收入均为2001年数据)

  
  常言说“患难夫妻见真情”,但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人口和城市调查中心经过几年的跟踪调查得出的结论却并非如此。调查结果显示,家庭的经济状况影响婚姻的稳定,那些低收入家庭的离婚率不但高于中等收入家庭,而且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收入低离婚率高

   莫纳什大学人口和城市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是同赡养子女机构协同进行这一调查的。据统计,90%的离婚夫妇都会到赡养子女机构登记注册,否则他们将无法得到政府提供的子女养育费,所以,此次调查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和可靠性。

   调查跟踪了45750对离婚夫妇,耗时数年,结果令研究人员都很吃惊:澳大利亚低收入阶层的离婚率竟如此之高!比如在2001年,那些年龄在35到39岁之间、年收入在52000美元到78000美元之间的已婚男子中,只有11%离了婚,而在年收入低于15600美元的人中,却有25%的人离了婚。经济拮据,往往是导致婚姻破裂的主要原因。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夫妇更容易离婚,而他们在离婚之后,一样过得不富裕。

   与此同时,在离婚率很高的低收入家庭中,有孩子的夫妻离婚率更高。参与此次调查的比勒尔博士说:“中产阶层的离婚率一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值,但在贫困人口中,离婚率却呈现上升的趋势。低收入以及收入不稳定是造成离婚的主要原因,经济困境往往导致夫妻关系紧张,最终走向分手。”

  赡养费用无处讨

   尽管澳大利亚经济的景气指数在不断好转,但近68%的离婚爸爸的年收入少于32000美元。在2001年离婚的有子女的男子中,有40%的人收入低于15600美元,很多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在赡养子女机构登记注册的70万名离婚父亲中,很多人由于收入太低而几乎支付不起任何赡养费用。比勒尔举例说,一个离婚父亲的年收入如果只有15600美元的话,扣去纳税和支付子女赡养费,他每年的生活费只有13000美元,这对澳大利亚人来说,确实难以想象。比勒尔说:“人们总以为,离婚后,根据政府严格的法律,可以从那些男人的口袋里得到赡养子女的费用。但结果是,不少离了婚的男人根本就没有钱,支付不起法律规定的费用。”

   与此同时,那些离婚妈妈的经济状况也非常糟糕。四分之三的离婚妈妈即便拿着政府补贴的2000到3000美元的救济金,每年的收入也不超过15600美元。调查还发现,在离了婚的夫妻中,即便那些离婚后的男人收入有所增加,他的离婚配偶的生活状况一般也不会有多少好转。


   调查还否认了人们传言中的离婚男人会故意降低自己的收入,以躲避支付子女赡养费的情况。最常见的情况是,很多离婚父亲多年都生活在贫困中。这意味着,那些离婚妈妈和子女每年最多只能得到920美元的赡养费,或者根本就得不到钱。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1-8-2011 19:5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merryau + 20 谢谢分享!
finaleden + 20 谢谢分享!很有用的数据.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31-8-2011 19:26:05 | 只看该作者
华人移民离婚率近六成

一项调查显示:北美的离婚率超过50%,移民华人的离婚率近60%,近半数的夫妻认为解决婚姻问题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离婚。

为何这样?就是因为一人一把号,各吹个的调。近日,婚姻调节律师李润松一语道破原委。他说,“移民生活举步维艰,婚姻家庭面临极大挑战。隐藏的性格 缺陷、潜在的家庭矛盾、夫妻的发展差异,都将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显露无疑甚至无限放大。当家庭内部缺乏沟通、当聚少离多感情淡漠、当信心不足自卑自大,当以 感情为纽带的家庭遭遇以利益为重的英国式婚姻法,脆弱的感情便很难经受异国他乡的风吹雨打。”

。。。。。。http://oversea.tigtag.com/story/68288.shtml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31-8-2011 18:40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11-9-2011 01:31:0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是女性的天堂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11-9-2011 22:26: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mpasl 于 31-8-2011 17:12 发表


不一定,我老公和我妈不太能沟通,但反而可以相敬如宾。住一起相处的很融洽。我爸妈在悉尼有房,本来我是说让我妈住她自己的房子,但我老公说反正我们的空房间那么多,欢迎我妈来一起住,还可以方便照顾我和将出 ...


你说的某些方面我也赞同。

就谈洋老公与中国父母之间,比如你的父母有澳洲的房产,并且移民费用都由他们自已负担,那肯定是没问题的。而假如要由洋老公和你来支付他们的费用,通常洋老公相比华人老公会更不容易接受,现在年青一代的华人老公也不太能接受。这与家庭经济条件没有多大关系,只是觉得老人有他们的养老金和房产也讲独立,是一个观念的问题。

我那时听到一位朋友谈起两个故事:
故事一,一个亚洲女人嫁给了老外,平时支付房租和账单都是由老公来,女人挣来的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一点老公从不干涉。但是有一天,洋老公得知女人给自己父母用了钱,洋老公就不悦了,他认为:现在我们两人是一家,而你父母是他们的家。
故事二,华人两姐妹都在澳洲,姐姐嫁给老外,妹妹嫁给华人。当国内父母要来探亲时,是住在谁家?当姐姐说起,洋老公就问了:“你父母来要住多久,必须说好。”父母最后还是住在妹妹家里,因为华人老公更能接受中国亲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4-2-2025 18:23 , Processed in 0.077983 second(s), 46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