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cg070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 新来的鼓起勇气向前辈们请教一个问题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31-7-2011 17:16:15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有些东西硬是翻译成中文了,还更难理解了。
记得我当初考车牌L牌时,开始看的是中文的交通规则,但是觉得不好理解,后来改看英文版的,觉得好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poplarbird_oz + 20 hehe中文版我现在都没看懂。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31-7-2011 21:29:43 | 只看该作者
我是尽量不做假洋鬼子的,比如我就不会在父母面前说shopping center之类的,我一律叫购物中心或者商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31-7-2011 21:37:46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在国内也是在外企,很多意思大家就好像约定俗成,就是用英文表达。环境因素加个人意愿,没有好坏,不要戴高帽子。就像爱吃萝卜的别笑话爱吃白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31-7-2011 21:41:11 | 只看该作者
当我知道中文报纸上的“碧咸”指的是贝克汉姆,相当恼火。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四香油饼 + 20 你太搞笑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31-7-2011 21:5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g0706 于 31-7-2011 13:02 发表


没在外企干过,但见过好多外企的中国员工,也不全是老夹英文的,有好些英文很好的,但绝对不会在跟中国人说话时夹一个单词。总有少部分有这个习惯,一般情况下有这样习惯的外企人员,英文反倒一般般,所以我在选 ...



以前我们外企公司的新加坡和香港老板跟我们用普通话交流时,比如P车去,COPY件,吃KFC,给我file等等很多生活和工作用词都是参杂英文,员工们为了照顾他们的语言习惯会跟他们这样说话,到了澳洲更是会遇到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人,大家有时说习惯了也就没刻意非要怎么说话,表达清楚最重要。也许论坛有些是香港那边的朋友,还是不要说不好听的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31-7-2011 22:05: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出国_ 于 31-7-2011 16:16 发表

如果你在外企干过就会知道
因为在外企的时候,大家都这么说,你就不会去想这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即使你翻译成中文,别人也听不懂,因为大家说到这个的东西都用英语单词),一般来说这个单词你从来没接触过,第一次接 ...



同意。比如俺修车完全是到澳洲后自己照着手册学的,以前在国内完全不会,所以好多零部件真得不知道中文叫什么,比如control arm, cv, torsion bar...说到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说英文就只有卡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31-7-2011 22:38: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issy0001 于 31-7-2011 20:51 发表



以前我们外企公司的新加坡和香港老板跟我们用普通话交流时,比如P车去,COPY件,吃KFC,给我file等等很多生活和工作用词都是参杂英文,员工们为了照顾他们的语言习惯会跟他们这样说话,到了澳洲更是会遇到马来 ...

觉得我们广东人是受了港台电视的影响,所以有时不自觉地会出现这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31-7-2011 22:43:02 | 只看该作者
同事蛮多上海人的,有时嘴里也会蹦一两个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31-7-2011 22:52:01 | 只看该作者
同事蛮多上海人的,有时嘴里也会蹦一两个词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31-7-2011 23:04:36 | 只看该作者
碧咸是粤语音译,因为这样粤语发音更接近英文读音。反而“贝克汉姆”用粤语读起来彻底不伦不类四不像。说粤语的地方,人们都更喜欢用香港的译法来称呼球员,顺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31-7-2011 23:27: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hannel1016 于 31-7-2011 13:23 发表
一般来说很多人就是习惯了吧,有的词语用中文还真不好翻译或者无法准确的翻译,要解释很多才能说明白,所以在国外华人之间交流时夹杂一些大家都通俗易懂常用的英语,会更方便些。但是如果回国和朋友家人聊天,一般就 ...


很简单,一个正式执照,P牌临时执照,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31-7-2011 23:27: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g0706 于 31-7-2011 13:07 发表


这个真不懂,麻烦您给翻译翻译

这些都是澳洲的连锁超市的名字。就像中国的;莲花 华联 家乐福 一样。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翻译成中文呢。所以就有TX开玩笑地翻译成 抠死 窝窝死。。。。

你想给回帖加分的话,就在帖子的右下方 点击(评分。或者。。。。)

[ 本帖最后由 adw.t 于 31-7-2011 22:54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31-7-2011 23:40:5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小事情,大家喜欢把它上升到一个高度
可能多少年前,那些满嘴夹杂些英文的人是在显摆,就像某个时段拎皮包的商人都喜欢故意把普通话说不标准,带点儿广东腔
现在,我相信大家都是一种习惯了,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难免会用些英文,有时候用中文表达不出来,有时候用英文更能表达出来,或者有时候根本不知道怎么翻译成中文
所以我觉得LZ给的几个选项都不太对
像我跟我父母讲话,有时候一不小心就脱口而出house,然后明白过来,他们听不懂,但是我真不知道怎么翻译,因为公寓在中国看来也是房子
一般跟中国人讲话,也都尽量少夹英文,不过大家都习惯了。我在实验室跟中国人讲话的时候,有时候会多用些英文,因为老外听不懂,感觉对他们也不大尊重。至少有时候他们能从某些词明白我们在讨论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yearshappy + 20 我很赞同!
tashimaoke + 20 联系历史事实说明问题,很不错!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1-8-2011 00:23:06 | 只看该作者
习惯 而已。   地名,专业名词,就直接带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1-8-2011 00:33:52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写帖子还是说中文好,比如发根,要是用英文打出来,会被和谐,用中文写就优雅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1-8-2011 00:49:14 | 只看该作者
发根 ???

是啥 ???

法克 的意思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1-8-2011 01:04: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7 西澳瓶鼻海豚 的帖子

是啊,就是那个。难道你在西澳没有看见白人说发根嘛?他们的口头禅嘛。就象俺们大陆人说靠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1-8-2011 01:56:31 | 只看该作者
很多词我遇到的时候人家就教我英文,没告诉我中文叫啥。我也懒得查,就这么喊下去了。
上学上班过程中,还有很多词,我到现在连具体意思都没搞明白,仅仅是知道遇到它怎么用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tashimaoke + 20 有同感!很多单词没有对应的中文意思,反之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1-8-2011 09:35:53 | 只看该作者
生活在英文的世界里,不用英文,还特意去翻译成佶屈聱牙的中文来把自己和别人搞晕,才叫装。两种语言混杂有什么稀奇的,我还混杂5种语言讲话叻!你看啊: 上海话,英文,普通话,粤语,扬州话,是不是啊。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1-8-2011 10:24:06 | 只看该作者
关键看生活在哪,和哪的人交流.
如果在国内,和家人朋友,也就是没有国外生活过的,我绝对说中文,偶尔崩出英语,先道歉然后解释.
在这里,就是对中国人也是夹杂着说,有些词非要翻成中文,人家反而一愣一愣的,影响交流.我曾经用'入墙柜'代替BUILD IN,对方小半分钟后才反应过来.

再看一下主贴,LZ比较的是'在这里发贴'和'国内',在这里发贴的大多都是已经在澳的TX,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和国内的'装相'是不同滴.

[ 本帖最后由 daxiao 于 1-8-2011 09:3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1-8-2011 10:38:16 | 只看该作者
Build in国内叫壁柜吧,我们叫壁橱。
P牌不能叫临时牌吧,见习实习牌照合适点。

无论英语水平如何,这里的大多数人都还是能称得上是bilingual的,bilingual的人发生code-switching和code-mixing是很正常的语言现象~~~换换单词只是low-level的(这里如果low-level翻译成“低级”感觉就很不合适),还有很多其他现象。

而且还有很多东西是某些语言特定的,硬翻译反而让人看不懂听不懂。和楼上某些人一样,以前看个进口电器的说明书,中文就不知所云,看看英文的反而一目了然。像心理学语言学这种学科,本身就是欧美先发展起来的。里面很多terminology翻译成中文,反而很难理解。说“格式塔心理学”,翻译了也不知道是啥,但了解德文的,就很好理解。非要把“汉城”搞成“首尔”么,其实也是矫枉过正。

感觉语言转换现象,某些人和zhuaibility有关,但大多数multilingual的人讲话串语言是正常现象。孩子身上就更明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1-8-2011 18:08:29 | 只看该作者
嗯!一并感谢前面所有人的回复和讨论。其实更多的人都是习惯或因语言环境的改变而养成的习惯,没有别的更多的含义。
发帖也就是想找个话题跟大家交流,和大家交个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1-8-2011 18:25:30 | 只看该作者
有时候像上面L牌的例子,用个L代表两个以上中文,这不是方便么。
说血拼就表示拼命逛玩命买,shopping就普通逛,表达情感也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1-8-2011 18:29:59 | 只看该作者
也经历过楼主的想法
不过,现在我自己有时候也这样,英语说多了,说汉语,不由自主带点单词。
就像你从工作的城市回到故乡换成家乡话,前几天还是带普通话味一样,过两天才会习惯。
所以,楼主以后也会变成这样的,到时候就是别人说你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1-8-2011 18:51: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辣手摧花 于 1-8-2011 17:29 发表
也经历过楼主的想法
不过,现在我自己有时候也这样,英语说多了,说汉语,不由自主带点单词。
就像你从工作的城市回到故乡换成家乡话,前几天还是带普通话味一样,过两天才会习惯。
所以,楼主以后也会变成这样的 ...


哈哈,我现在好多时候就在装了,常常跟人家说话时想起一个单词,就蹦出来了,不过我更多还是为了记单词练口语,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1-8-2011 19:19:07 | 只看该作者
这次回国,很努力地全部用中文词汇,结果被批评我在装,欺负同事英文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1-8-2011 20:46:51 | 只看该作者
语言就是为交流的,能交流就是好的,中文英文都可以,混在一起我也能理解,都啥时代了,还有人追求纯净的语言么?个人建议:回远古吧。
我就不知道国人怎么理解这个问题的,如果别人show英文也伤害了我的自尊心,那么我觉得这一定是我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1-8-2011 21:26:11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很想卖弄一下俄语、意大利语、德语或法语。可惜我不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8-2011 13:27:05 | 只看该作者
各国语言本来就有自己的优点, 如果在工作学习用的机会多的时候用上一点英文本来就无可厚非, 非要说装就有点上纲上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8-2011 14:15:35 | 只看该作者
   

[ 本帖最后由 frozen_heart770 于 2-8-2011 13:28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7-2-2025 13:44 , Processed in 0.035302 second(s), 5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