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qqbbjj20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育] 痛心疾首,移民前儿子被诊断为多动症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31-5-2011 03:07:27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妈啊,多动症啊!!!

我儿子很健康,很正常,什么问题都没有!!!

但他的班级有一个孩子,有类似多动症的病症,“儿童抽动秽语综合症”!

祸害班级啊,整个班级被他搅得乱七八糟!!!

那是一段不寒而栗,想起来都难受的日子。

远远不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那么简单!!! 基本祸害了旁边几个班级。

整班级的教学,完全无法进行,其它的孩子家长对他恨之入骨,几次闹到了校长那里,要求转学 或 开除那个孩子。 都不行!

我为了儿子,离开了中国,带他去了澳洲学习。
学了一段时间,发现澳洲的学校也有问题,成天玩,学不到什么东西。

我儿子再回到中国,就不再去学校了,在家我们自己教他学习。


楼上的各位,不要那么简单的,这不是同情的问题!!!

同情他,就等于祸害牺牲了自己的孩子的正常的受教育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31-5-2011 03:13:58 | 只看该作者
你们没有经历,没有见识过,没有遭受那种痛苦的日子,就不要简单的说话!!!

我也不是不同情LZ, 但亲身经历告诉我,儿子的那个班,就因为这个孩子的存在,其它40多个孩子,实在是太难受了。到后来,好多好多孩子们都不想去上学了。

为了一个孩子的公平,牺牲了40多个孩子利益。

我们不是不能容忍,但实在是容忍不了,受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31-5-2011 03:26:23 | 只看该作者
我上面牢骚,气话说完了。 因为我儿子是受害者,所以才发上面的气话。

话说回来:

楼主, 我告诉你,我以我儿子在澳洲和中国的教育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你儿子在澳洲肯定比在国内好受!!!

1。 这里小学不怎么注重书本知识学习,大量的时间在玩乐运动; 大部分时间孩子都在运动!!! 所以,你儿子的多动症,在这里不会像在中国要求孩子们背着手坐直了45分钟那么明显!

2。在国内,因为老师有教学任务,有学生的分数作为考核标准。孩子家长之间也在进行了或明或暗的比拼孩子的学习。  所以,某个孩子如果影响了其它的孩子的学习, 是会被老师 和 家长 所不能容忍的。  但在澳洲,没有上面的教学任务分数的压力,所以,你儿子即使影响了别的孩子的学习,也不是很重要。

3。最重要的一点:   
中国老师是用显微镜在找每个孩子的缺点,永远把你孩子的缺点 和 班级所谓的最听话最优秀的孩子的优点去比,特别是把男孩子的缺点 去和 女孩子的优点比 !

而澳大利亚的老师,是用放大镜去找每个孩子的优点! 永远在鼓励、表扬、放大每个孩子的微不足道的优点。  你儿子的多动个性,会被老师发掘出来,在体育项目上让他放大他的优点。为班级夺得各种运动比赛的名次。你儿子在班级的口碑、朋友,都会好起来,多起来!

祝孩子早日康复,早日长大!

来澳洲,肯定比在国内对你的孩子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31-5-2011 12:26: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ylotus 于 30-5-2011 22:49 发表
上学期刚好修了一门课,叫Educat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其中有讲到ADHD的情况,跟lz分享下。
首先,ADHD是一种behaviour difficulty,主要表现在行为控制能力差,跟智商没有本质联系。不存在ADHD的孩子智 ...


这个和我听来的信息基本一致,我再补充些其他的吧,信息的来源是一位来澳洲近20年的朋友,她的女儿小时候也有多动症,
现在经过训练已经完全好了,希望这个信息对楼主有用:

1. 朋友在发觉小孩有多动症症状后带小孩去了专业的评估机构做了测评,这类机构在澳洲很多,具体可以GOOGLE
   Child Psychology Assessment
2. 根据测评小孩被确定是多动症,提出治疗建议.朋友看过很多此类书籍,总结说多动症主要原因是小孩大脑的
    一部分发育不完善或不协调,可以通过一些训练来刺激大脑发育.当年建议她的小孩参加的训练是跳蹦床.
   还有小孩被建议去学钢琴等等各不相同.
3. 朋友带小孩去专业的培训机构参加蹦床课程,这种课程是专门针对多动症儿童设计的,跳跃时配合各种手部等
    动作来刺激大脑发育,达到治疗效果. 训练很有趣,小孩很高兴.
4. 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小孩的多动症有了明显的改善,一年后,完全没有多动症的症状.现在已经上中学了,很优秀.
5. 儿童多动症一经确定,越早治疗越好,因为多动症会影响到小孩的情商发展及社交运动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具体的影响情况因人而异,所以不采取任何措施,只是等待小孩长大后不治而愈不是一个好方法.

   多动症在儿童中很常见,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病,也不是无法治疗,所以楼主大可不必痛心疾首,尽早评估
    治疗调整是正解.

[ 本帖最后由 秋风词 于 31-5-2011 11:2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4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谢谢分享!
eva_kong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2:30: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dragonballz 于 30-5-2011 20:17 发表
首先要确认ADHD的诊断是否准确。首先需要排除智商过高或过低,因二者都会有上课不听讲,插嘴,不愿意耐心等待等ADHD的症状。而且因为ADHD是无法治愈的,需要长期服用neuro stimulation药物,也就是安非他命类,主要副 ...


dragonball说得很有医生口吻,ADHD确实是这样的。昨天开始给儿子吃药了,根据老师的反映,上课乖多了,作业也认真做了。看样子那粒缓释胶囊挺起作用,昨天食欲还不错,晚上睡觉前有点兴奋。不过上次据儿童医院的医生讲,ADHD会有30%自愈,祈祷儿子是那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2:3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pinksky 于 30-5-2011 21:45 发表
不是很清楚,不过没有听到有人抱怨费用高.在这里看专家,会贵一些,不过medicare会给报回一些,我遇到过好的儿科专家,也是不需要钱的,每个医生都会不一样.过来后多打听打听.中国家庭医生一般会推荐中国专科医生,如果语言 ...


我们英文还没熟练到可以跟医生描述那么专业的话,到时先找华人医生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2:36: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flylotus 于 30-5-2011 22:49 发表
上学期刚好修了一门课,叫Educating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其中有讲到ADHD的情况,跟lz分享下。
首先,ADHD是一种behaviour difficulty,主要表现在行为控制能力差,跟智商没有本质联系。不存在ADHD的孩子智 ...


谢谢FLYLOTUS的解释,看样子在对待特别群体这方面澳洲学校肯定更中国学校更人性化了,这样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更为有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2:42: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老顽童 于 30-5-2011 23:57 发表

所以油饼被我说中了!
LZ放松心态,人没有过不去的坎!


谢谢鼓励,自从儿子被诊断为ADHD,心情感觉很难过,也很纠结这种情况下是否合适带去澳洲生活。主要是担心儿子ADHD,内心本来就敏感,且老被批评有点自卑了,如果再突然换个陌生环境,语言又不通,他能适应吗。现在看了大家这么热情的回复,心里有了点底,看样子儿子的情况更适合在澳洲生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做妈妈的自己要乐观面对,你们一定会克服困 ...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2:48: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秋风词 于 31-5-2011 11:26 发表


这个和我听来的信息基本一致,我再补充些其他的吧,信息的来源是一位来澳洲近20年的朋友,她的女儿小时候也有多动症,
现在经过训练已经完全好了,希望这个信息对楼主有用:

1. 朋友在发觉小孩有多动症症状后带小孩 ...


谢谢秋风词,你的信息对于我来讲太有帮助了。你朋友女儿的例子也给了我很大信心。我儿子很多指标处于边缘状态,所以我觉得我儿子的多动症应该不算最严重。
我上次搜过,发现澳洲有专门治疗ADHD的机构,但不知道他们除了药物外还有此类物理疗法。看样子我要再细细研究下了。
多动症是应该早干预治疗为上策,任其发展就会贻误病情。我们过2周就要去澳洲,如果有可能,先带儿子去专门机构再去评估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2:56: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我爱OZ 于 31-5-2011 02:26 发表
我上面牢骚,气话说完了。 因为我儿子是受害者,所以才发上面的气话。

话说回来:

楼主, 我告诉你,我以我儿子在澳洲和中国的教育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你儿子在澳洲肯定比在国内好受!!!

1。 这里小学 ...


最爱OZ,尽管你写得有点激动,但我能理解。毕竟我儿子在学校的表现是属于经常会被其他家长跟老师投诉的,我也是在焦头烂额中度过儿子上小学的这两个学期不到一点的时间。
以前一直很不明白儿子一些举动,都跟他讲了很多遍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现在通过了解ADHD也了解了儿子的行为,他们这种孩子大脑里面有种化学物质分泌不多,所以很多方面没法自控,比如注意力,比如举动方面。所以他们需要通过吃一种兴奋剂来兴奋他脑子里不活跃的那部分运动。作为一个母亲,我会用更多的爱还有适合他的方法让他更快乐健康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31-5-2011 13:27:47 | 只看该作者
不要太担心
现在的小孩子都是多动症+话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31-5-2011 16:18:07 | 只看该作者
儿子的四岁班里,也有一个ADHD的孩子,他一个人几乎把老师的所有精力用尽了。

有几次,这个孩子的妈妈也请朋友到他家里去玩,很多人都因为这孩子会打人而不敢去。

我们倒是应邀去了几次。

我觉得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一个福气,所以在面对一个有学习障的孩子时候,我们也可以以比较宽容的态度面对,因为要是可以选择,谁愿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31-5-2011 16:40:0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儿子不欺负别的孩子,可是由于管不住自己,会常常骚扰其他小朋友,比如拿人家铅笔在书上划两下子,或把这个小朋友的本子拿另外小朋友桌上。以前总以为小孩子觉得好玩才这么做,现在明白他还是自控能力不够才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31-5-2011 17:07:48 | 只看该作者
做家长的特别辛苦。我朋友儿子情况类似,去儿童乐园玩,被其它家长频频投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31-5-2011 17:52: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qqbbjj2011 于 31-5-2011 11:48 发表


谢谢秋风词,你的信息对于我来讲太有帮助了。你朋友女儿的例子也给了我很大信心。我儿子很多指标处于边缘状态,所以我觉得我儿子的多动症应该不算最严重。
我上次搜过,发现澳洲有专门治疗ADHD的机构,但不知道 ...


不客气,祝一切顺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4-6-2011 15:57:22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同事是个LOCAL。她的儿子也是ADHD,现在这么大了,18了。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了,把她妈妈的电话都打烂。但是,他去年跟警察部的人去巴布亚新几内亚去走COCONUT TRAIL。来了,可以找找医生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6-6-2011 11:53: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 qqbbjj2011 的帖子

不要把澳洲医疗想得太好。如果你在国内好的单位,医疗包括小孩,基本都不用花钱。
这里,medicare 就看看GP可以,如果看
specialist,只能报一部分,一个specialist都是150以上看一次,估计报60-80差不多,要排队1-2个月。

住院就更长时间。private insurance也不能cover speciali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6-6-2011 12:17:44 | 只看该作者
看楼主的描述,回忆起我以前的学生中有一个也是多动症的.他就是坐不住,经常钻桌底.但是我觉得孩子成长得很好.她妈妈是家长的典范,给予孩子无尽的爱,无尽的宽容和耐性.她会重重复复跟孩子说道理,告诉他妈妈对他的不好的行为有多伤心.相反,孩子做好的,她也会用让孩子感受到妈妈的高兴.所以孩子是很懂得体察别人的.我觉得孩子是调皮,但是不是品德差.尽管多动,还是很可爱,很会关心人.一个会关心别人,在意别人感受的孩子,你能说他不好吗?当然,他妈妈的压力是很大的,从一个"肥师奶"变成一个"窈窕师奶". 所以,我觉得楼主的心态很重要,你的乐观,积极和爱,相比医生的药物对孩子的成长更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嘟嘟宝贝 + 20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10-6-2011 16:39:45 | 只看该作者
在澳洲,多动的小孩很多,真的不用太担心的。如楼上所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般都会自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12-6-2011 00:25:50 | 只看该作者

我了解你的心情 我来说说我儿子的情况

我儿子从2岁半开始上幼儿园,我妈去接他,就发现孩子老是一个人自己玩,幼儿园的老师很年轻,也就20岁,基本上不管他。我妈是小学老师,还跟幼儿园老师投诉了好几次,老师说,跟他说他不管用,我们也头疼。幼儿园我们基本是放养,没有特别教育。
后来,他上小学,那年北京有两个学校招实验班,也就是招智商高的孩子,700多孩子考试,只招30个一个班,经过3轮考试,我儿子进了这个实验班,我们对这个实验班报很大希望,觉得可能会有不同, 结果上了小学,问题就出来了,班主任受不了我儿子,打电话问我,怀疑他有没有受过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我前面也说了,其实我们还算上的早的,我以为实验班的老师会不一样,其实都差不多。老师给我很多投诉,我压力很大,还让我单独去听课,我儿子到是不捣乱,但是上课基本没有认真听,我也很苦恼,这怎么办,我老公就每天给孩子讲道理 讲啊 讲啊,有时老师的压力到我们头上,我们就会把这压力又转给孩子,后来班主任郑重的给我电话,说我孩子有可能是多动症,让我带孩子去儿童医院看看,说有药治疗孩子。我真的想去啊,就跟老公商量,老公查了一下网上的多动症的孩子对照表,觉得是有几点符合,但是也不是完全符合。
但是我们观察孩子,比如说他做手工,可以不动的做上2小时,有的说多动症的孩子不管做什么都动,尽管是他喜欢的,他也是不停的动。所以我们判断孩子不是,但是,你看他那上课的样子,真够气人的,不停的扭来扭去的。
我们两个为孩子去不去医院,一直在商量,我觉得应该去,我老公不认为孩子应该去吃什么药,后来看了一本《好老师胜过好妈妈》这本书,书上说多动症都是谎言,我们的讨论一直继续到我们要来澳洲,他的数学老师也单独跟我说,她认为国外可能更适合孩子,谁知道呢~

我们来到澳洲,刚开始一个月,孩子和老师也是磨合期,刚开始的老师是个年级大些的,有一天也问我,孩子是不是多动症,是不是应该带他看医生,我一听,心里想,谎言也到澳洲了,就跟老师说,我们没有带过孩子看医生,后来老师说,如果我们同意,她和校长说,可能学校会找专家来看孩子,我也同意了,后来那个专业老师和孩子谈了,结论是孩子很聪明,没有问题,我也不清楚,有问题是不是就是多动症。

还有一点,要跟老师 校长沟通,互相理解之后,就会多些宽容。

澳洲比起中国来说,对这样的孩子还是宽容些,老师没有教学上的压力,所以也不会给家长压力,大家精神上就会轻松些,但还是要对孩子严格要求,孩子的行为肯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还是要理解多些,我也时刻提醒自己,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不能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孩子就是上帝给你的天使,爱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50 收起 理由
嘟嘟宝贝 + 20 谢谢分享!
冰翡翠 + 3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12-6-2011 20:37:28 | 只看该作者

多动症是个谎言

一本关于早教的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多动症是个谎言,这个病的诊断是主观的,是推测出的结果,没有客观的标准。而且医药公司为了卖要而夸大后果,药物主要是中枢兴奋药,严重的副作用是抑制体重及身高的增长,这些是不会写在说明书上的。

+、把药片扔进垃圾桶是治愈疾病的开始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是一名医学博士,她曾是儿童神经病科医生。在和不同的患儿打交道的过程中,她越来越感到药物解决不了问题,问题在教育上,教育才是解决儿童精神及行为问题的最有效办法。
她经过多年实践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这个结论改变了无数儿童的命运。

希望LZ能慎重对待。

good mother-word.rar

340.93 KB, 下载次数: 1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冰翡翠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12:33:0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2005aus 于 6-6-2011 10:53 发表
不要把澳洲医疗想得太好。如果你在国内好的单位,医疗包括小孩,基本都不用花钱。
这里,medicare 就看看GP可以,如果看
specialist,只能报一部分,一个specialist都是150以上看一次,估计报60-80差不多,要排队1 ...


没想到帖子又被大家顶起来了,谢谢大家的关心。
本来今天上来是想再发贴问下,我们很快短登,MEDICARE还没办,准备先带儿子看看这方面的专家,是去公立医院看好呢还是私立医院,是到了澳洲后直接过去就可以了还是还需要预约才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13-6-2011 12:40:05 | 只看该作者
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被某老师“诊断”为“多动症”。我祖母退休前是医生,把那个老师训了一顿,说你们老师做不好,还瞎给孩子定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12:40: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8 二月森林 的帖子

谢谢二月森林,你描述的那个孩子倒是跟我儿子挺像的,我儿子就会有时上课时离开座位,做妈妈真的很辛苦,一直会被老师和其他家长投诉,有时真的会忍不住发脾气。我要像你学生的妈妈多学习。上次参加了医院的ADHD家长沙龙,得知孩子的行为真的不是他故意为之,我有段时间自责得不得了,从怀孕到养育他,觉得自己很多地方做得不够才导致儿子的ADHD,最近看了一些书,人不能老纠结于过去,向前看,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自己的自责有所减少。你的最后一句话特别能触动我,是的,我要做一个坚强乐观包容的妈妈,因为他是我亲爱的宝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12:46: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0 SUN_007 的帖子

SUN,根据我对ADHD的了解,你的孩子应该也是ADHD,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认为我儿子不是ADHD的原因跟你还有很多人一样(包括儿子的幼儿园老师),多动症的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专心,其实这个观念不正确。我儿子看电视,打游戏,做手工,下围棋都特别专注,他的围棋下得很好,是同一个围棋班里下得数一数二好的。这也就是我从不曾将儿子跟ADHD挂钩的原因。
上小学后,问题彻底暴露,因为现在中国式教学是孩子并不感兴趣的,于是专注力问题暴露出来了。去医院,当时专家跟我解释,ADHD并不是指对所有的活动都不能专注,是看对自己不感兴趣的活动,是否能集中注意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12:49: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1 chibang1974 的帖子

谢谢你的推荐,这本书我读过,根据这段时间的ADHD自我研究,我认为多动症的孩子还是有生理上的问题的,比如他们的脑子前额叶区没有别的孩子活跃。而且一段时间的吃药看下来,药还是有点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13-6-2011 12:57:58 | 只看该作者
你表述的孩子的行为并不是多动症的症状。不知你在哪里得到的结论?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明确量化诊断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13:02:2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ric_genuine 于 13-6-2011 11:57 发表
你表述的孩子的行为并不是多动症的症状。不知你在哪里得到的结论?国内没有这方面的明确量化诊断标准。


我是在权威的儿童医院,挂的是特需门诊,做了很多什么韦氏还有一堆按照国际标准测量的东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13-6-2011 13:35:48 | 只看该作者
所谓的标准也就是国外流行的“check list”,靠选项打勾百分比来评估的。抑郁症,海默症都是这麽测的,中西方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概念不同,对我们是不准的。孩子有这个倾向就需要多费心一些,因为这种孩子自信心很强,日常作父母的出言要慎,多些鼓励。也因为这种孩子极聪明,所以多给些建议更能促进其会比别的孩子更优秀。多看看孩子的优势,别纠结什麽“症“。我记得八十年代初国内引进这个概念时,很多孩子都被冠上这个所谓的”症“。真正的多动症是基因病,孩子在幼儿时就该有挤眉弄眼的症状了,否则就不是。努力协助其成长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13-6-2011 13:53: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9 eric_genuine 的帖子

谢谢,我真希望孩子最终能被认定不是ADHD。我儿子确实是自尊心很强的那种,喜欢争第一的,所以特别输不起,但他又好动,经常被批评的,学习成绩也差,自信心很受打击,所以他的脾气也越来越急躁,常常为了作业的事情我也会忍不住吼他的,自我检讨,我这个做妈妈的也要不断修炼自己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5-2-2025 19:44 , Processed in 0.031204 second(s), 4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