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查看: 255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界各地] 中国背包客的崛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30-11-2010 17:1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FreeOZ用户注册

x
转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748d2f0100mtrg.html
心的漂泊-Y哥尘缘环球43国
http://blog.sina.com.cn/yg68

1988年高中毕业,我打开日记本,里面夹着我省吃俭用存了一年的五张十元人民币,背着包去武夷山旅行了几天。80年代,背包客(backpacker)这个新鲜词还没被改革开放,我就是想去毕业旅行而已。90年代初,我成为中国第一批背包客,每到公司年假我就背着包在国内旅行摄影。96年夏天在张家界,晚饭后跟一些教师们在旅馆的院子里乘凉聊天,“公费旅游吧?”有人这么问我,当时这么问可是抬举你,旅游是一种福利,好的单位和学校才有公费旅游的美事。 “自己掏钱的。”我看到他们眼神里露出的迷惑, 90年代自己掏腰包旅游,那时不被人理解甚至感觉还有点冒傻气。“钱要攒起来啊!”每次我要远行时,母亲就十分担忧地规劝我。

2000年后,新浪旅游论坛如火如荼的兴旺起来,背包客一词才得以传开。所谓背包客,简单概括就是全程背包自助旅行的人,旅行就是一种体验、旅行就是一种生活,这都是背包客们所追求的境界。70年代初,欧美国家很多年轻人不甘于享受一成不变的和平生活,开始思考自我价值和精神归宿。他们纷纷打起背包独自上路,一边旅行一边对人生价值重新定位。对于他们来说,旅行的目的地固然重要,但旅行中的经历体验更是他们所关注的,这一族群就被称作背包客。经常有人把背包客和苦行僧挂钩,觉得穷游才是背包客,其实背包客跟花销无关,跟旅行方式有关,背包客们不满足沿路的风景,尝试从末经历过的生活环境和旅行方式更为珍贵。比如在尼泊尔坐大巴车顶旅行;在印度恒河和当地人一起沐浴;在伊朗和当地人一起生活这都是背包客行为。《lonely planet》丛书就在那个年代诞生,这套以每个洲和每个国家分册的旅游指导丛书给背包客行走世界打开了方便之门,被称为背包客圣经一点不为过。

随着中国经济连续的高速增长,旅游已经不再是件冒傻气的事。2000年到2010年是中国背包客崛起的时代,西藏拉萨一夜之间成为背包客们的圣地;随着因私护照的开放,东南亚一夜之间成为“红色中国”的后花园。“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快。”摇滚崔健似乎先我们一步看到了中国的未来。结束十年的国内背包生涯,2005年,我辞职走出了国门,背着95升的大背包和我的摄影器材,半年旅行,半年工作成了我全新的生活方式。当下旅行的巴西是我的第43个国家,五年的境外背包旅行期间,我目睹了中国背包客在境外崛起和变化。

2005年,我第一次在到南亚旅行,尼泊尔人印度人老远就热情地问:“日本人?看我没回答接着问:“韩国人?” “中国人”每次我都尽量大声地回答他们,为的的要他们记住中国人这三个字。出乎意料,他们对中国人底细还做颇为了解,继续追问:“台湾?香港?新加坡?”这说明中国大陆背包客之少,“福建的”我恶作剧地回答他们,这个答案绝对让他们哑口无言。

2008年我第二次去尼泊尔,第三次去印度旅行,问话的方式竟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邻居尼泊尔总问:“中国人?”我微笑点头,“北京的?上海的?广州的?”从北到南,虽然跳过了我的家乡,但这个转变足以让我感到欣慰,说明短短四年间,中国背包客已经在南亚一带名声鹊起。中国正在世界崛起,中国的背包客也该走向世界了。

不管是结伴旅行还是单独旅行,我都喜欢跟中外背包客们交流,跟老外交流虽然英文水平局限,但是背包无疆界,我了解到很多国外背包客们的状态。国外背包客已经有30年的历史,他们现在状态,就是中国背包客未来。

从旅行时间上来来看,目前中国背包客大多数处于“放风型”,由于中国政府实行的黄金周假期制度,大多数背包客都集中在春节、五一、国庆三个时段前后出行,目前五一假期被拦腰截断。这种规定就像监狱放风,憋久的人们一窝蜂地冲出去透风,时间一到又一股脑地回监狱呆着。

东南亚是中国人的后花园,初出茅庐的背包客首选地肯定是东南亚,东南亚廉价航空公司,如亚航、虎航、宿务航空等早已将中国背包客视为最大的消费群体,航空公司的网站为方便中国人都开辟了中文网页。他们也都熟悉中国假期制度,每半年推出的免费机票方案只要中国大假都减少折扣。这就是“放风”制度给中国背包客造成的损失,这帐只能算到中国政府头上,强行长假让国民蒙受损失。大假造成一定范围内旅游景点的拥挤度过高,目前有很多想出门的背包客们在大假时踌躇不前,就是考虑人多价高这一现象。在一切都跟国际接轨的形势下,中国的黄金假期改革在所难免。

除了黄金假期,带薪假几乎只有公务员能享受到,一般中国人每年能有2周的出行时间已经欢呼雀跃了。国外也有圣诞节这样的大假,通常背包客们不喜欢选择这样的假期出行,明摆着杀猪刀都磨好了,还往上冲啊。我称国外背包客为“休假型”,他们的假期制度更加合理,不像中国人不休带薪假而换取酬劳。他们通常半年前就跟公司请好假,机票和旅馆提前预定也更加便宜经济,不容易像中国背包客这样被“集体屠杀”。

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旅行肯定不是富人的特权,但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目前中国背包客年龄大多集中在30-40岁,这种“成熟型”背包客在各方面开始稳定,也有了经济基础可以像梦想装进背包了。而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的背包客年龄跨度很大,他们的学生都流行“间隔年”的旅行方式,就是毕业后背包旅行一年,在旅行过程中思考今后的定位。我在大专开摄影课时,也跟同学们介绍过“间隔年”的概念,在座学生大多对此不抱希望,国内大学生经济很难独立, “富二代”除外,大多数人毕业后都为工作和生计而奔波,填饱肚子也能考虑梦想。中国背包客年轻化也是发展趋势,工作几年的80后已经先下手为强炒老板鱿鱼,旅行一段时间再回来找工作这样“快意人生”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有了一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中国人经开始追求“有闲”,为了能有换取时间,辞职旅行半年一年已经被列入中国背包客们的计划中。

长期以来,旅行团称霸中国旅游市场,旅行团用最少的时间看最多的景点,用最快的速度走最多的地方,旅行团填鸭式的旅行完全背离了背包客奉行的“旅行就是体验、旅行就是生活”的宗旨。被这种旅行方式影响的中国背包客非常多,我称为“观光强迫症”型。我的2个背包客QQ群里有1000个Q友,经常有人问我:“去尼泊尔一周够不够?”“去墨西哥几天够?”这种问题最让人头疼,热爱尼泊尔的我通常会回答:“最少一个月,徒步半个月,古城看半个月。”接下来就会听到尖叫声:“这么长时间啊。”很多中国背包客在有时间的条件下也不愿意在一个国家呆太久,这就是我说的“观光强迫症”,不愿放松身心,不愿放慢脚步,看几个景点就离开,殊不知旅行最激动人心的体验往往都在景点之外。很多人旅行前非常盲目,不懂自己喜欢啥,似乎只是为了旅行而旅行。尼泊尔精华之一的喜马拉雅山脉间的徒步线路,很多上了年纪的国外背包客都痴迷于此,很多中国背包客却不愿去体验。放下心中的“景点”,你的背包旅行也许会更出彩。

再看看老外背包客的“闲散型”玩法,他们都喜欢花一段时间呆在一个国家,即便是小国也会呆半个月以上,极少数人在旅行过程中行色匆匆。05年我在印度问了很多背包客,答案五花八门,除非痛恨印度,喜欢印度的人最短都呆上三个月,最长的一个女子呆了一年了,她竟然拿着本子在学印度语。老外背包客们玩法通常休闲,没有人赶着去看景点,也没有人每天都赶路,他们就是把旅行当做生活常态,有张有弛。我目前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为了签证智利已经呆了两周,这是我在一个地方停留的最长记录。在青年旅馆我认识了一位比利时失业摄影师,他来巴西旅行四个月,里约就准备住一个月,每天都过得很放松,白天四处转转,晚上去泡吧,感觉就像生活在那的当地人。他也去过泰国尼泊尔,我一问,也都在那呆了三个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老陶的诗句,就是背包客的最高境界了。

中国背包客目前以“经济型”居多。旅行半径相对比较小,很多背包客在亚航的航线范围内旅行,亚航飞哪他们就玩到哪,或者哪条航线打折就去哪里,毕竟旅行中交通费占了很大部分,中国航空公司居然能看着越来越增长的背包客市场而不顾,真是非常失策。签证也是困扰中国背包客的一大问题,作为福建人,我深受困扰,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我的护照叫中国》,那是我这几年签证的辛酸史。我在巴西跟他们说我在这里签不到阿根廷,签智利等了10天才拿到的故事,他们都像听“天方夜谭”一样瞠目结舌。很多人让我移民或者换本香港澳门护照,那出行就方便了,考虑到花费不菲,还是打消了这些念头,只要中国保持发展的趋势,签证会越来越容易。有些中国背包客以旅行中花最少钱旅行为荣,这也是一种极端的方式,每个人旅行体验过程不同,只要不浪费就行了,不要把“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理解成在家挥霍出门吝啬,古语有“穷家富路”的说法,我的旅行也节约,自己做饭,选择便宜的交通工具,住青年旅馆,但有美食也不会放过,有性价比高的小旅馆也可以住住体验,这都是不可放过的体验。

世界背包客以白人为主,没有哪个角落不能看见白人背包客的足迹,毕竟他们签证方便,走到哪都省心。老外背包客在消费上和我们一样,都非常节约。我在非洲莫桑比克青年旅馆,买了大螃蟹和龙虾自己做,那里的巨大螃蟹一斤10元,龙虾50元一斤,太便宜了,连着吃了两天。几个老外每天进来看我买的海鲜,他们饮食都好简单,每天沙拉面包或者通心粉。

语言不通是很多中国背包客的障碍,英文是国际通用语言,亚洲和非洲很多国家都是英国旧殖民地,都说英文,南美除了巴西葡萄牙语,其他都是西班牙语的天下,欧美很多人的第二语言就是西班牙语,所以这对他们毫无障碍。很多人问我语言关怎么过,我的朋友“小超人”在她的日记中有这么一段话:“佩服在巴基斯坦遇到的程大哥,他英文单词量不足100个,竟然也能行走世界多年。”当然旅行这么多年,旅行的英文绝对可以对付了。当初就靠手中一本英文版的《lonely planet》,还有一个电子字典,语言障碍完全可以忽略。在尼泊尔遇到几个退休老太,她们一个英文单词不会,申请印度签证都要凤凰宾馆前台会说中文的小妹妹带去。她们准备从尼泊尔去印度旅行一个月,我非常佩服她们的勇气。中国背包客中,大龄背包客出国较少的原因也是语言,很多想跟我结伴旅行的背包客都在50岁左右。80后的年轻人英文已经足够强大了,语言对他们不再是障碍了。

喜欢结伴旅行也是中国背包客的特点,这是“安全感缺失型”的背包客。总觉得独自行走非常危险,我也是如此,喜欢找朋友一起在国内旅行,后来长途旅行朋友都没时间,我就网络约伴,当然我也独自旅行过。老外对中国人这点非常不解,彼此不认识,要在一起旅行这么长时间,他们觉得旅行只有跟伴侣和好朋友一起才行。这次南美之行,我发现同伴赶路赶得急,于是就分开旅行。独自行走虽然孤单,更自由跟纯粹。

老外背包客基本都是“独孤型”,我在巴基斯坦遇到几个韩国背包客,他们旅途中相逢,相聚甚欢,几天后,都各自单独上路了。我那时想,怎么不结伴一起走呢,人多热闹啊。经过结伴,确实很多方面不好协调,我现在才理解背包客大多单独上路的原因了。白人背包客多,在各个地方都能交流和沟通,就是独自行走他们也不寂寞。中国背包客目前除了亚洲以外都还非常少,我现在独自旅行,想遇到说中文的人都难,想说话只能跟老外说。

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些背包客喜欢打印一叠 “攻略”旅行,追寻前人走过的路。我称之为“攻略型”背包客。“攻略”指的是背包客将本人旅行过程和当地旅行信息,写到各个论坛,作为分享。 “攻略”个人观点很强,除非你跟作者的喜好完全相同,否则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旅行,旅途中没有意外发生就是次无聊的旅行了,当然旅游信息可以分享。过去《lonely planet》没有中文版,看不懂英文找些中文资料还能理解, 07年《lonely planet》开始翻译成中文后,我觉得旅行只要带上它一切就解决了。

相对于“攻略”旅行,老外背包客个性化旅行就很多,我遇到过专门去印度看鸟的,非洲看动物的,红海潜水的,蒙古骑马的等等,这种“主题”旅行的中国背包客也在慢慢增加,去潜水的背包客就已经非常多了,还有专门摄影的,摄影主题的旅行全世界只有中国有。我那朋友“小超人”专门去国外旅行找背包客聊天的,她不带相机手机和一切旅游书籍,就带上一张巧嘴,这不算主题,只能算另类吧。老外背包客还有一种“漫游”型的,就是完全没有目的没有计划只有时间的限制,我在巴西遇到澳洲一个女孩,都站在总台结账,我问:“你准备去哪里啊?”“汽车站?”“坐车去哪里?”“我也不懂,看看喜欢哪里就去哪里?”我听了差点晕倒,就跟我朋友很像,说明年要结婚了,我问跟谁啊,他说到时看看。当然中国人也不会没有这样漫游者,我去年在约旦遇到查查,他在约旦签埃及,明明黎巴嫩三天签好,他非要在约旦登上一个月,有志者事竟成,惹不起我还耗不起吗?赞一声。查查的旅行只有起点和终点,亚洲到非洲,能去哪里走着瞧啊,我是大爷我怕谁。

中国背包客大多是“装备型”,装备指的是户外服装用品。很多初出茅庐的人一直询问要买什么样的“装备”,我一般让他们准备一个好的背包就行了,没有徒步和登山这些专业活动时,对户外服装用品要求是零,看来要写本户外入门指导了。喜欢带单反相机出游的背包客非常之多,大多数人都把单反相机当做傻瓜机来用,他们向我请教摄影问题时,通常我都“劝退”,要记录旅途过程,卡片机已经可以满足,没必要背个打单反相机唬人,结果是没吓到人还累了自己。

国外背包客一般属于“流浪型”,穿着很随便,大多不是户外服装,经常看到长途旅行的背包客浑身破破烂烂的,咋中国泱泱大国,很少人会这样不顾脸面的。老外也很少带单反相机旅行。我遇到亚洲面孔的背包客,如果分辨不出是中国人还是日韩人,就看看他们是否带单反相机,带的一般都是中国背包客。

国内还有个现象,就是背包客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个比例我无从调查,但是我每次长途旅行要加入我队伍的大多是女性,入群比例女性也较高。我好朋友猫爪油漆曾经一个人带8个女性出行,雌场无比庞大。很多女生都跟我说,找伴找男生越来越不容易,找好的同伴就更难了。从我个人分析,中国社会“笑贫不笑娼”现象很严重,男人都为尊严而活着,为了一车一房一妻忙碌着,爱拼才会赢,赢了钱输了生活。现在男性,除非啃老,否则30岁前很难去旅行, 35岁轻松点了,但是年轻的梦想已经在孩子的摇篮里破碎了。女性大多不用为生计奔波,所以有积蓄出去旅行就相对容易。在国内年轻女性更好找工作,所以不高兴辞掉去旅行,回来再换就是。

中国背包客目前盘踞东南亚和南亚为主,中东目前正成为热点,欧洲、大洋洲、北美洲、非洲这么发散开去,南美洲也有少数。我也常常问老外有遇到中国背包客吗?几乎都是摇头说,只有日本和韩国的。这说明中国背包客已经崛起,但欲成洪水之势,十年时间,世界就在我们脚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30-11-2010 19:04:3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人,如果是工薪阶层,基本不是有钱没闲,就是有闲没钱
在霍巴特跟一个德国背包客聊天,感觉他们假期真长,羡慕
他问我的情况,我说我是辞职才能来澳洲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30-11-2010 22:58:02 | 只看该作者
此人与我同年高中毕业。 :)
不过90年代初开始背包游决不算第一代。我90年暑假出去25天四川那边玩已经好多大学生背包游了。

后来碰过一位在91年就已经一人背包游了将近十年的老兄。他是休闲游。想去哪就去哪想呆多久就多久想干啥干啥,没钱了回家赚。没学历无人知。我在出藏时碰到他他说在拉萨留了7天楞没进布达拉宫,只是在街道公园河边瞎逛。不知算不算第一代背包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30-11-2010 22:58:34 | 只看该作者
哦,原来我很早以前就是漫游型背包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30-11-2010 23:57: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8-12-2010 23:21:59 | 只看该作者
磨坊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已经开了一个签证护照版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vis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9-12-2010 19:52:24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写的很用心,但对背包客的历史考证就有待商榷。楼主90年代成熟了,开始背包了,这是你的开始,但不是所有人的开始。其实每个年代都有背包客,我80年代高中时就3个同学一起徒步去少林寺,走了二天。还2人一起去九寨沟,那时没有直达车,愣是用了3天才进沟。住在沟里藏民搭的木头房子里,大通铺上睡20多个学生。那时没钱,每顿饭吃馒头榨菜,挺苦的,记得有一复旦学生断顿了,找我要馒头吃,大家开玩笑劝他留下给藏民当女婿算了,管饱!生活虽苦,精神快乐着。那时的九寨沟才叫纯自然,可以住在里面,没有交通车,3条沟全靠徒步,据说还有野兽,我走路已经够累了,还要抗着条大棍子。现在的九寨沟已经死掉了,除了车流就是人流,那年重游九寨,唏嘘不已!70年代,一到麦收季节,记得哥哥姐姐们,都背着包去农村帮助割麦子,一去就是十几天,也是连背带走的。60年代的红卫兵大串联,也是背包走全国,革命热情,直冲云天,他们都是高中生甚至初中生。他们是最牛的,我们无法望其项背。再远一点的,学子进京赶考,哪个不是背着包,一边读书一路游山玩水的?徐霞客,李白,唐玄奘各个都是极品背包客。并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全身名牌户外装备,腰里揣着护照和美刀的才是背包客。腋下夹着个粗布包裹,穿着草鞋的才是牛人。抛开政治目标,只看从福建出逃以来这一路的过程,红军更是牛人。
应该说九十年代开始背包客开始多起来了,是因为这时开始,人们有钱了,于是就全民皆包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15 收起 理由
eastlife + 10 PFPF
berryjuice + 5 80年代我在上幼儿园及小学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9-12-2010 20:18:5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憧憬,我要做个背包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9-12-2010 23:5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插里 的帖子

我以前说过,所谓背包客,是用简单的旅行方式,来实现心灵的释放。这里面有2个要求:

1、一定是在具备一定物质条件下才可以。也就是说,至少要不为每天的衣食担忧。只有这样,才能享受旅行的乐趣,这也是为什么背包客作为一种现象,只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

2、一定是对旅行有更高层次的追求,特别是精神层面的。背包客对走马观花、到此一游是不屑一顾的,背包客乐于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当地的文化,希望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10-12-2010 23:57:08 | 只看该作者
1,中国自古就有文人骚客结伴游天下的爱好,中国的贫穷只是近100多年的事。
2,你说的体察当地的人情,风俗等高层次追求,其实还是旅游。所谓旅游无外乎,看名山大川,观人文古迹,考察当地风俗,品当地美食,买当地特产,交几个当地朋友。雅的玩点明信片,纪念戳,俗的玩几个当地妞,雅俗都免不了的是拍照证明到此一游。背着包,揣者护照,走遍几十个国家,更是典型的到此一游,堪称到此一游的典范。
3,背包客从初期的到此一游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最典型的有2个,1是玩探险,2是玩自虐。楼主显然这2个都不是,就是典型的游客,比别人游的时间长了而已。
4.我理解楼主,你想表达的是你追求的生活态度,不同于一般人。你抛弃了世俗的生活模式,既工作争取,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还要准备医疗,教育,养老钱,甚至下一代的房子车子。西方人活的潇洒是因为他们的福利保障体制完善,玩几年回来还有面包牛奶,我们国家不行,玩回来什么都没了,除非你爸是李刚。不过抛弃束缚是现在年轻人的追求趋势,美国流行35岁之前把钱挣够了,然后就退休,想干嘛干嘛去。象楼主这么潇洒的背包客,在中国确实不多,令人羡慕。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eastlife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11-12-2010 00:03:08 | 只看该作者

啥崛起不崛起的,

有米才可以雄起,没钱BAKCBACKER个鸟啊,特别是国内这些个所谓BACKPACKER,在一起除了互相炫耀下装备以为别的还真不知道他们懂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11-12-2010 00:2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hap77 的帖子

明天去bankstown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11-12-2010 21:47: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插里 于 10-12-2010 23:57 发表
1,中国自古就有文人骚客结伴游天下的爱好,中国的贫穷只是近100多年的事。
2,你说的体察当地的人情,风俗等高层次追求,其实还是旅游。所谓旅游无外乎,看名山大川,观人文古迹,考察当地风俗,品当地美食,买当地特产,交几个当地朋友。雅的玩点明信片,纪念戳,俗的玩几个当地妞,雅俗都免不了的是拍照证明到此一游。背着包,揣者护照,走遍几十个国家,更是典型的到此一游,堪称到此一游的典范。
3,背包客从初期的到此一游提升到另外一个层次,最典型的有2个,1是玩探险,2是玩自虐。楼主显然这2个都不是,就是典型的游客,比别人游的时间长了而已。
4.我理解楼主,你想表达的是你追求的生活态度,不同于一般人。你抛弃了世俗的生活模式,既工作争取,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还要准备医疗,教育,养老钱,甚至下一代的房子车子。西方人活的潇洒是因为他们的福利保障体制完善,玩几年回来还有面包牛奶,我们国家不行,玩回来什么都没了,除非你爸是李刚。不过抛弃束缚是现在年轻人的追求趋势,美国流行35岁之前把钱挣够了,然后就退休,想干嘛干嘛去。象楼主这么潇洒的背包客,在中国确实不多,令人羡慕。


扯远了.

背包游和以前的文人不同 - 以前文人多办还是比较有米有书童什么的,当然徐霞客是不同的.
背包游和探险自虐其实不一定相关,说不上什么高低层次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已.
国内很多网上约人组车队玩的跟源于西方的Backpacker还是不同.

说到底, backpacker是一种比较省钱和不拘于时间的旅游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15-12-2010 13:11:47 | 只看该作者
有那么容易搞定签证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16-12-2010 00:33:01 | 只看该作者
想想自己就是一个在路上很“善变”、想到哪就去哪的人,例如当年飞昆明打算借道转车到罗定看油菜花,可突然又跑丽江,在丽江的某天早晨起床突然想去虎跳徒步,到了汽车站发现去虎跳的车已经走了,有到泸沽湖的车马上可以开出,于是就上了泸沽湖的车。。。  飞到宁夏,原来打算把宁夏花一个月时间走遍,结果走了一半忍不住哈纳斯的诱惑马上买了票跑到新疆去,还得临时在乌鲁木齐买防寒的毛衣毛裤。。。其实这样也挺好,不过最好不要带人,至少在一起的人思维也要和自己一样涣散、随意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 收起 理由
Laura.CN + 10 冰冰的性格貌似跟油饼很合得来!no plan...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16-12-2010 20:29:27 | 只看该作者
想当年自己精心计划的9天丽江虎跳峡行程,临时改去了梅里(但没打算进雨崩),谁知在飞来寺梅里往事的烛光中被2 SG忽悠到立刻收拾行李第二天跟着进雨崩(本来是打算回丽江了),在进雨崩的途中临急抱佛脚了解梅里景点,嫌SG们在雨崩呆的时间太短,又意欲甩掉他们

最后9天的计划只有半天是按原计划的,其他全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16-12-2010 23:48:13 | 只看该作者
跑长途最大的乐趣就是变来变去。我在叶城遇到一个挺默契的兄弟,就两个结伴一起走。虽然原来一直计划的古格没有去,但是有这么个兄弟一起转冈仁波齐也算比较幸运了,后来还一起到拉萨,纳木措,珠峰大本营。计划完全变了。
他还给我们示范了怎么混进大昭寺,我从尼泊尔回来后依葫芦画瓢也进去了

[ 本帖最后由 Fernando 于 16-12-2010 23:4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20-12-2024 23:24 , Processed in 0.060246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