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老大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业话题] 澳洲创业大讨论话题之二: 在澳销售中国进口小商品的可行性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16-7-2007 12:2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8 mickey 的帖子

是不容易,但是人会自由很多,重要做好风险控制,还是有利可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16-7-2007 12:23: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5 dreamoz 的帖子

对这个领域不熟悉
澳洲地方说紧也紧,说松也松.
没被抓之前,很松,抓到了就倒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16-7-2007 12:25:54 | 只看该作者
LS的被抓到过啦?
什么情况说说,怎么处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16-7-2007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那我请教几个问题:

1.对于刚到澳的人来说,如果手中有一项目,希望寻得下家,该如何去推销?是登报,还是直接上门?是刚到澳的人,人脉几乎为0。

2.澳银行对创业贷款有何政策?对新移民来说能否贷款?是否有优惠?

3.澳对于破产有何规定?

4.关于进出口商品关税为多少,是否有相关的清单或者政府的网站?

5.报纸上那么多店要转让,大多为了什么原因?是否大多因为亏本而转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16-7-2007 15:19:52 | 只看该作者
好贴,顶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16-7-2007 18:28:53 | 只看该作者
SPRIT1,你是用了多长时间,开始有稳定的客源?
资金周转怎么办?通过银行借款吗?
需要每周都跑客户吗?还是有人帮你?
每年都参加展销会吗?
是先有定单?还是先进货?
你前面说不给CREDIT,这样做会不会对生意发展有很大限制啊?
生活方式怎样?有无周末休息、节假日?
开业初期是否要长时间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16-7-2007 18:3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16-7-2007 22:58:04 | 只看该作者

calla 的问题:

那我请教几个问题:

1.对于刚到澳的人来说,如果手中有一项目,希望寻得下家,该如何去推销?是登报,还是直接上门?是刚到澳的人,人脉几乎为0。
不知道是什么项目,不过这个涉及到市场营销的方式. 登报也好,直接上门也好,都是可以的.最主要要搞清楚客户群,有的放矢的推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澳银行对创业贷款有何政策?对新移民来说能否贷款?是否有优惠?
偶没贷过款,这个不太清楚.任何贷款都是要能说服银行你不能能准时还钱.新移民应该难度大点.优惠就不考虑了吧,能贷着不错了.不过澳洲贷款利息可高.

3.澳对于破产有何规定?
有人告你了,你还不出钱就要破产咯.不过你是在明知资不抵债的情况下,继续经营而且增加负债的话,政府会追索你个人财产进行赔偿.以上只限有限责任公司.
SOLE TRADER 可就要个人破产咯.根据欠债金额大小,给予3年以上进行经营活动的限制,也包括购买奢侈品的限制.
不过这位,怎么还没开始生意呢就想着破产啊?不吉利的,赶快TOUCH THE WOOD.


4.关于进出口商品关税为多少,是否有相关的清单或者政府的网站?
关税多少根据商品所属类别的.一般0~10%, 如果进口产品为澳洲没有生产的,一般免关税.

5.报纸上那么多店要转让,大多为了什么原因?是否大多因为亏本而转让?
我认为,绝大部分要转让的店都是因为经营不善.大赚钱的店很少有转让的,后者出来就给人抢走了.所以要火眼睛睛.
当然,经营不善的店也要仔细分析,看看有没改善的可能,有潜力挖的话,你就买着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16-7-2007 23:06:52 | 只看该作者

这么TOUGH的问题你也问啊?一头冷汗!隐私都要没咯!

原帖由 mickey 于 16-7-2007 17:28 发表
SPRIT1,你是用了多长时间,开始有稳定的客源?
我是先打了1年半的工,摸清客源后,再自己做的.所以很多客户是早就建立好的,这个时间我很难说啊.

资金周转怎么办?通过银行借款吗?
我做的东西资金要求不大,自有解决了.呵呵

需要每周都跑客户吗?还是有人帮你?
客户肯定要跑了,不是每周,是每天. 帮得人如走马灯一样换.呵呵,谁叫俺不是大老板呢.

每年都参加展销会吗?
展销会在打工的时候参加. 现在的公司不参加.小本经营,还没搞那么远.再说,进TRADE FAIR 是有要求的,不是什么公司都能去摆摊. 偶就先不费那个心了.

是先有定单?还是先进货?
都有.有定单的利润低点.先进货的要眼光好点.

你前面说不给CREDIT,这样做会不会 ...

是啊,有些客户就不定货啦.不过我是给欠帐欠怕啦.也没那个经历去要帐,所以就免了吧.只要生意能赚,少赚点就少赚点.省得坏帐出来了,赔了夫人有折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mickey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16-7-2007 23:07: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7 mickey 的帖子

还笑,你的问题差点让偶哭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16-7-2007 23:12:12 | 只看该作者

一看还有两问题啊.!汗

生活方式怎样?有无周末休息、节假日?
呵呵,生活很自由啊,想休息就休息,想什么时候跑客户就跑客户.能自己安排的.

开业初期是否要长时间工作?
呵呵,这个看自己咯.货刚到的那段时间比较忙,PACKING ORDER的时候也比较忙.
没ORDER的时候就空啦. 实际上,产品还可以, 摆放也整齐的话,也不是经常加班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16-7-2007 23:1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5 毛桩桩 的帖子

多谢捧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16-7-2007 23:40: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irit1 于 16-7-2007 22:06 发表

这么TOUGH的问题你也问啊?一头冷汗!隐私都要没咯!



啊?这个度你就酌情处理罗。

看来做进口批发的,生活方式还是好些。羡慕中。。。

[ 本帖最后由 mickey 于 16-7-2007 22:4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17-7-2007 00:07:50 | 只看该作者
很多客户都跟我说做零售太套人,吓得我想都不敢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17-7-2007 12:42:3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spirit1 ,很精彩的帖子!!
的确,具体操作起来肯定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我也想尽量能够在当地的进出口公司找到工作,学习如果具体操作,包括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结算方式,然后再具体实行。
就像在国内,可能每个地方的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不要说在国外了。
然而国际贸易原理上都是一样的,只是每个环节具体怎么操作,在哪里办理,以及成本核算,这些都会比较关键。
由于我们来自世界的工厂,提供货物是强项,我每年参加广交会,深深体会到中国小商品的力量。然而,面对购买人群而言,他们的需求的styles啊,colors啊,都是特定的,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积累,对于我们这些在中国长大的人来讲,还是很难判断的,所以这里需要有当地买手的support,或者特定的订单需求,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比较容易真正做出生意来。
其实国内agent一样重要,尽量在国内就找好人脉,万一有需要马上就有人帮你跑,找到第一手货源,安排最快捷便宜的物流,作为在澳的cooperator,就可以马上进货卖给需要的买手或零售商。
我本身在国内就是做买手的。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数字,中国工厂的价格一般都是卖价的25-40%,加上各种成本,国外零售商卖出商品后毛利在40-50%,然而扣除各种运营成本和库存成本(这个一定要控制,但是缺少畅销品缺失卖出机会更损失--balance required)后一家零售商的纯利达到10%就很好了。所以看到国内商品便宜不要高兴,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事实,很多人有和你一样的认识,但是如何卖出最受欢迎的商品,一是要第一手的价格,二是最适合国情的商品。

评分

参与人数 2威望 +30 收起 理由
yanyan911 + 10 谢谢分享!
spirit1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17-7-2007 15:21: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irit1 于 16-7-2007 23:07 发表
很多客户都跟我说做零售太套人,吓得我想都不敢想了.


现在看好一个是电讯店,一个是连锁的饮食行业。
可以很潇洒的。有个BOOST JUICE的老板,34岁,两家店的店主,每年要和朋友出游两次,都是玩那种比较EXTREME的游戏,像深海潜水、攀岩之类的。
羡慕S我了。


原帖由 maooz 于 17-7-2007 11:42 发表


由于我们来自世界的工厂,提供货物是强项,我每年参加广交会,深深体会到中国小商品的力量。然而,面对购买人群而言,他们的需求的styles啊,colors啊,都是特定的,如果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积累,对于我们这些在中国长大的人来讲,还是很难判断的,所以这里需要有当地买手的support,或者特定的订单需求,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比较容易真正做出生意来。
其实国内agent一样重要,尽量在国内就找好人脉,万一有需要马上就有人帮你跑,找到第一手货源,安排最快捷便宜的物流,作为在澳的cooperator,就可以马上进货卖给需要的买手或零售商。
我本身在国内就是做买手的。可以提供这样一个数字,中国工厂的价格一般都是卖价的25-40%,加上各种成本,国外零售商卖出商品后毛利在40-50%,然而扣除各种运营成本和库存成本(这个一定要控制,但是缺少畅销品缺失卖出机会更损失--balance required)后一家零售商的纯利达到10%就很好了。所以看到国内商品便宜不要高兴,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是事实,很多人有和你一样的认识,但是如何卖出最受欢迎的商品,一是要第一手的价格,二是最适合国情的商品。


我的经验是,到货价格乘以5卖,顾客已经很满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17-7-2007 15:51:10 | 只看该作者
乘以5,不错的价格了。这样看来澳洲的可能性比我预期的要高得多。即使竞争再激烈一些,也还是能做。
当然如果是大规模的连锁平价经营可能需要更低的价格,我的数字就是针对这种类型的。也就是每个月跑几个柜的规模。
大型连锁零售业,这是大的方向。如果能搞定一个everyday goods的项目,而且低价量大,很快就能赢得市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17-7-2007 16:13:2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oz 于 17-7-2007 14:51 发表
乘以5,不错的价格了。这样看来澳洲的可能性比我预期的要高得多。即使竞争再激烈一些,也还是能做。
当然如果是大规模的连锁平价经营可能需要更低的价格,我的数字就是针对这种类型的。也就是每个月跑几个柜的 ...



你如果有产品,价格好,质量稳定的话,可以试试WWW.ALDI.COM.AU,这是家德国“穷人”店,做生意很灵活。适合大批量的走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17-7-2007 16:51: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ckey 于 17-7-2007 15:13 发表



你如果有产品,价格好,质量稳定的话,可以试试WWW.ALDI.COM.AU,这是家德国“穷人”店,做生意很灵活。适合大批量的走货。

谢谢你的信息!的确是个不错的公司。也和我现在从事的行业差不多。不知道阿德有没有连锁,我11月登陆,马上MR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17-7-2007 17:50:06 | 只看该作者
之前在国外确实在aldi买东西相当便宜,而且很多是made in china的东西,但是感觉这种商场的进场会很难,就像国内的那些大超市进场都相当难,大家可以探讨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17-7-2007 17:53:35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自己开零售店的话,批发的渠道通过国内会不会成本反而更大呢,澳洲的批发市场有了解的兄弟吗?不妨谈谈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18-7-2007 17:21: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oz 于 17-7-2007 11:42 发表
谢谢spirit1 ,很精彩的帖子!!
的确,具体操作起来肯定是很有难度的,所以我也想尽量能够在当地的进出口公司找到工作,学习如果具体操作,包括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结算方式,然后再具体实行。
就像在国内,可 ...


这位说得有道理。
赞一下。
买手确实很重要,尤其要对工厂知根知底,这样定货的时候才不会出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18-7-2007 17:25: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ickey 于 17-7-2007 14:21 发表


现在看好一个是电讯店,一个是连锁的饮食行业。
可以很潇洒的。有个BOOST JUICE的老板,34岁,两家店的店主,每年要和朋友出游两次,都是玩那种比较EXTREME的游戏,像深海潜水、攀岩之类的。
羡慕S我了。 ...



呵呵,连锁饮食店,尤其是已经成熟知名的店,确实能做到这一点。不过买价就不便宜咯。
电讯店感觉竞争太激烈了。

从进口价到零售,是可以乘5的。但是做批发就不能这样算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18-7-2007 17:29: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maooz 于 17-7-2007 14:51 发表
乘以5,不错的价格了。这样看来澳洲的可能性比我预期的要高得多。即使竞争再激烈一些,也还是能做。
当然如果是大规模的连锁平价经营可能需要更低的价格,我的数字就是针对这种类型的。也就是每个月跑几个柜的 ...



呵呵,每个月能跑几个柜的产品,价格会低很多,甚至你的净利最多只有10%。澳洲的那些大连锁是不会让你吃到肉的。能喝到的汤也都是剩的了。而且风险是很大的,一有产品不符合规格,你就等着砸手里吧。除非你能保证每单质量包装达到要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18-7-2007 17:31:4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deallife 于 17-7-2007 16:50 发表
之前在国外确实在aldi买东西相当便宜,而且很多是made in china的东西,但是感觉这种商场的进场会很难,就像国内的那些大超市进场都相当难,大家可以探讨下。



进这些店不难,难的是你到底会多少价格把产品卖给这些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18-7-2007 17:34: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ideallife 于 17-7-2007 16:53 发表
如果自己开零售店的话,批发的渠道通过国内会不会成本反而更大呢,澳洲的批发市场有了解的兄弟吗?不妨谈谈咯



国内进货成本不一定会大,但是你不可能把所有的货都进齐,最后还是要找LOCAL WHOLESELLER。
一般零售店都自己进跑货量大的东西,其他的都在本地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18-7-2007 17:59:53 | 只看该作者
总体感觉做贸易不是我们这样的技术移民可以玩的事情。投资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19-7-2007 00:12: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四天晒网 于 18-7-2007 16:59 发表
总体感觉做贸易不是我们这样的技术移民可以玩的事情。投资太大。



这个生意可灵活着呢,可大可小。很多人在义乌进点东西,在这里也开始做贸易了。关键看你进了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19-7-2007 23:49:3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偶的帖子吓坏一批人了。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7-2007 13:48:0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pirit1 于 19-7-2007 22:49 发表
看来偶的帖子吓坏一批人了。
呵呵


潜在的竞争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3-2-2025 18:59 , Processed in 0.033457 second(s), 4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