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小心就掘坟了, 实在看不下去了, 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人举着亲情和道义的牌坊, 在这里大鸣大放. 在OZ才生活了多久啊, 就开始张口闭口, 人权啊,亲情啊.
这里有没有在OZ长凳了10年以上的? 10年内, 都还在适应期的, 请不要随意干涉别人的内政和用自己的价值观评论他人的行为.
要批评LZ的人, 请先写大字报批判大禹,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中国男人5000年前就这样了, 中国的社会和家庭价值观5000年前就这样了, 这就是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传统文化特色之一. 各位澳洲华裔们, 请开始抛祖坟吧.
时代在进步, 文明在进步, 人权更多的需要等到尊重, 从这点意义上讲, LZ的这个计划和安排是值得进一步商榷和完善的,
但是一群OZ华裔在这里冷嘲热讽, 人生地域攻击, 自我道德标榜. 难道这个论坛上, 生活在澳洲的这群华裔们, 生活中事事都是人权和亲情优先的? 从来没有一件事情是违背或者有损人权和亲情的? 生活在这里的澳洲华裔们都是没有父母高堂在国内的, ?
真是可笑之极. 澳洲社会稳定,福利好, 和国内不一样, LZ为了房贷, 和全家更稳定的在大陆和OZ间切换, 舍不得现在工作. 竟然成了大家口诛笔伐的对象. 成了贪钱, 势力, 精于算计的反面典型, 真不知道为什么当初OZ政府为什么给PR5年的缓冲期, 其实来OZ的同志都是谋定而后动, 果敢而坚决, 坚守亲情和人权, 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拿到PR就可以马上长凳, 绝不回头的.
在澳洲失业半年 和 在国内失业半年, 完全是不同的情况.
国内的大学教育和就业情况 与 澳洲的大学教育和就业情况, 完完全全天差地别.
给孩子一个备用的澳洲国籍, 我看明智和远见. 以后孩子不想去澳洲, 随时宣誓放弃OZ国籍, 就能拿中国护照了, 除了孩子9年义务教育麻烦些, 百利无一害.
很可惜LZ没有最终实现, 反而大家都去关心LZ的收入, 这些都是红尘一笑.
不知道LZ现在的BB多大了, 在福州还是上海.
当BB开始小学报名的时侯, 开始奥数补习的时侯, 开始从此12年的"重点""尖子"学校生涯的时侯, 我想LZ会后悔的.
想起中国的教育制度 和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就业情况. 我真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出生.
LZ这个话题的争议, 我个人姑且理解为: 母亲产后忧郁(未必有) VS 小孩成长缺陷(一定有)
就看最父母的怎么选了, 是为孩子牺牲自己, 还是为自己牺牲孩子(仅指有条件移民的情况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