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紫色水元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悉尼] 夏末一曲踏莎行--记2月20日露营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2-2-2010 21:14: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2-2-2010 22:00:02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有些人比较吸引蚂蝗,我呢比较吸引蚊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3-2-2010 15:33:5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NEWGAY 于 22-2-2010 22:00 发表
我发现有些人比较吸引蚂蝗,我呢比较吸引蚊子

所以,有你们在,我们就安全许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9 收起 理由
黑眼睛-认可 + 49 蚂蟥会专找你呀。哈哈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3-2-2010 17:04:35 | 只看该作者
网上说,蚂蟥是名贵中药,对血栓啊什么的特效。

遇上蚂蟥咬,不要拽,最好的办法是撒盐,遇盐脱水,他自己就主动掉下来了,否则它的口器留在皮肤里容易感染。下次camping带点盐,还可以做饭调味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49 收起 理由
黑眼睛-认可 + 49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3-2-2010 20:07:03 | 只看该作者
严重投诉黑版,原来这次咱遇到这么多蚂蝗都是你家养熟了的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3-2-2010 20:08:27 | 只看该作者
跳版、黑版,这么好文采的贴子强烈建议加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3-2-2010 21:33:06 | 只看该作者

嘿,楼主,还记得我夸你吉它颜色好看么?

下次再有开心的活动,记得喊我啊.下次见面要唱"右手边"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3-2-2010 21:47: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珊一 于 23-2-2010 20:08 发表
跳版、黑版,这么好文采的贴子强烈建议加精。


嗯~~~~~~~~我也觉得应该加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4-2-2010 19:44: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紫色水元素 于 22-2-2010 21:14 发表

还得谢谢你帮我们搭帐篷呀~有时间要打够级记得叫上我,嘿嘿


我找到俩个, 你再找一个就可以了.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4-2-2010 21:46:39 | 只看该作者
够级是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5-2-2010 00:15:33 | 只看该作者

现学现卖

蚂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纲: 环带纲 Clitellata

亚纲: 蛭亚纲 Hirudinea
Lamarck, 1818


分类尚有争议

蚂蟥又名水蛭,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一类动物,蚂蟥的头部有吸盘,并有麻醉作用,一但附着在人体,人很难感觉得到,蚂蟥叮咬人或动物时,用吸盘吸住皮肤,并钻进皮肉吸血,且吸血量非常大,是其体重的2—10倍相当于本身的5倍左右。蚂蟥属雌雄同体动物,能耐饥饿,甚至一两年不进食也不会死。

传统汉药有蚂蟥,蚂蟥在现代医学上也很有用,它可有效地防止血液凝固唾液中有血管扩张剂,减低因血液积聚所引起的血压。在接驳手术后(例如眼皮,手指或耳朵的再缝合手术),利用蚂蟥能有效地刺激被接驳器官的血液循环。

蚂蟥的主要种类有:

旱蚂蟥:主要生长在阴湿低凹的林中草地中
水蚂蟥:主要生长在沼泽、池塘中,其体形扁长,带黑绿色。
寄生蚂蟥:主要生长在山溪泉水中,其幼虫呈白色,肉眼很难发现,人喝了这些泉水,容易寄生在人体中。

预防蚂蝗叮咬的方法:

在热带丛林中行走要穿长裤,将袜筒套在裤腿外面,以防水蛭钻附人体。行进中,应经常注意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如在鞋面上涂些肥皂、防蚊油,可以防止蚂蟥上爬。涂一次的有效时间约4~8小时左右。此外,蚂蟥和蛇类对生蒜的气味也不敢*近,将大蒜汁涂抹在鞋袜和裤脚,也能起到驱避蚂蟥的功效。

宿营的地方应选择在比较干燥、草不多的地方,不要在湖边、河边或溪边宿营。

休息时经常检查身上有无蚂蝗叮咬,如有蚂蝗应及时除去。

经过有蚂蝗的河流、溪沟时,应扎紧裤腿,上岸后应检查是否附有蚂蝗。

尽量喝开水,不喝有寄生蚂蝗的水。细小的幼蚂蝗不易发现,喝进后会在呼吸道、食道、尿道等处寄生。

蚂蝗叮咬的处理:

当这些“吸血鬼”叮在你身上时,你千万别用手去把它拔下来,那是很愚蠢的做法。因为蚂蟥有两个吸盘,很可能你会适得其反,令它吸得更紧。同时硬拔,会让它的口器断落于皮下,引起感染。

把蚂蟥弄下来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拍拍手臂大腿或其它被叮咬的地方,这种震荡会蚂蟥会脱落。

用浓盐水涂在蚂蟥身上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蚂蟥身上涂肥皂水、烟油、酒、醋等等。很快,蚂蟥就会掉下地来。

用火也可以让蚂蟥吃不消,用火柴或香烟烤一下它,它便受不了。

也可用刀子将其刮下。实在无法时,让它吸饱血自然就脱落。

蚂蟥脱落以后,对于被叮咬的伤口要进行必要处理,不然引起感染便麻烦了。涂一些碘酒或酒精消毒。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话,也不用着急,教你一个土方,用竹叶烧焦成炭灰,或将嫩竹叶捣烂敷在伤口上,一样可以达到防感染和止血的目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珊一 + 2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5-2-2010 15:15: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ishpolo 于 25-2-2010 00:15 发表
蚂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科学分类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

纲: 环带纲 Clitellata

亚纲: 蛭亚纲 Hirudinea
Lamarck, 1818


分类尚有争议

蚂蟥 ...

细看了许多遍,尽可能把重点记在脑子里,虽然没被咬过,但现在回想所看到的还心有余悸,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3-2-2025 10:00 , Processed in 0.036896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