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FreeOZ用户注册
楼主: lilier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六旬老人的澳洲生活日志连载(已更新到2012年6月18号)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6-2-2010 20:39:49 | 只看该作者
阿姨又来更新了,写得真好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7-2-2010 12:34:45 | 只看该作者
佩服的五体投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8-2-2010 15:04:13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佩服阿姨的文采,更敬佩阿姨的为人,平和的心态,但有充满朝气与活力。
祝福你们全家幸福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9-2-2010 16:03:53 | 只看该作者
阿姨继续写呀,我要把你写的贴子给我婆婆和妈妈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10-2-2010 17:34:03 | 只看该作者
幸福是你们自己赢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19-2-2010 19:47:23 | 只看该作者
向阿姨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1-2-2010 22:24:05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啊,佩服佩服!
不过第一页里面,是“一瞥”,不是“一撇”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3-2-2010 09:11: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3-2-2010 18:43:21 | 只看该作者

很羡慕

阿姨的文笔心态都很好,所以才会有那么幸福的晚年生活。

很羡慕也很向往。

我和老公还在北京继续煎熬,孩子也刚出生5个月。很多现实的压力,使得我短期之内不可能去到我最向往的澳洲。但是为了我的下一代,她的下一代,我会很努力很努力。。。

希望我的晚年可以和阿姨的一样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5-2-2010 19:45:17 | 只看该作者
赞二老心态
打算打印出来给父母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6-2-2010 17:22:02 | 只看该作者
我也打算打印出来给父母看呢,阿姨最近忙什么呢?怎么不来更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6-2-2010 18:3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8-2-2010 13:33:04 | 只看该作者
顶阿姨的帖子,很棒很棒很棒的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8-2-2010 13:56:43 | 只看该作者
“岗嘠林,不同于北京的城市闹区,北京虽日益现代化了,但人来人往的摩肩擦踵,人满为患的躁动嘈杂喧哗,居住并不大舒坦;也不同于我学生时插队的内蒙古小昌汗,小乡村虽天空碧蓝、绿野广袤,但那里的人太土太蔫头耷脑,商业化程度差,生活水准低。而岗嘠林的环境既有自由自在的田园风光,犹如乡村,又能过着精致讲究的生活,像现代化都市”。经验之谈,宝贵宝贵!

[ 本帖最后由 shenyouwohao 于 28-2-2010 13:59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6-3-2010 00:52:48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 写出了二老的心态, 体现了同样的生活,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顶一下!

另外, 这个女婿还挺不错的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8-3-2010 12:01:55 | 只看该作者
盼望着老师发新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8-3-2010 12:37:11 | 只看该作者
mark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30-3-2010 17:44:46 | 只看该作者
阿姨,你很棒!怎么这么久没更新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3-5-2010 20:5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lilierong 的帖子

特愿意读您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15-5-2010 18:37:58 | 只看该作者
顶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1#
 楼主| 发表于 15-5-2010 18:42:27 | 只看该作者
点滴感受澳大利亚人的价值观(一)
        管闲事
    晚上我们遛弯,在超市附近停着一些小轿车。一个小伙子从车上随手丢出一个易拉罐。一位澳洲老人看见后,走到车前,对小伙子一番指责,声音愈来愈高,好像厉声命令着什么。只见小伙子从车里出来,捡起易拉罐,低着头不声不响地向垃圾箱走去,待把易拉罐丢进垃圾箱后,老者才罢休。老者公民意识极强,年轻人也懂羞耻,知错改错。
        过马路
    我们家附近有一所学校。傍晚,我们看见一个男孩子与他父亲准备过马路。马路上根本没有一辆车通过。但这对父子没有过马路。等到变绿灯了,父亲才和孩子一起过马路。交通规则从小就言传身教。
        离岗前
    女儿单位的工作小组组长,由于不能胜任该职位,被单位从组长职位上拿了下来。后她因为要搬家到布里斯班去,就在一个月前打了辞职报告,并获得批准。在撤掉她职位的班组会上,没有人们对她进行安慰或鼓励,只有她在发言中一再表示自己对工作没有做好的歉疚。第二天,她仍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高高兴兴,没有一点情绪。而且在后来的一个月中,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并把善后事情一一安排妥当,做了周到细致的工作交接。她与大家乐呵呵地道别,特别阳光。临别,女儿送她一件小礼物:立体、彩色的京剧脸谱书签。澳洲人具有的素质素养在身处逆境时透着感动。
        办公室的人际关系
    单位同事间的关系单纯得很,纯粹的工作关系。大家工作起来极其认真,尤其开会讨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献言献策,群策群力,对细节问题一点不马虎,对要害问题深入探究。办公室的会议,全是正事,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不打官腔不说废话。下班时间一到,都速速回家。同事之间都不留私人电话,有事到单位说。
    女儿单位的经理(也称主任),是一个女强人,很有工作能力,雷厉风行的作风挺男人气。每当面临重要事情或有好消息或要过节日时,她总是自掏腰包请客:自做蛋糕,拿到单位请大家吃一通。什么也不图,就是慰劳慰劳大家。而手下人,也不客气,高高兴兴地吃,好像挺正常的,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这真是个怪现象,当官的请当兵的,当兵的从没请过当官的。澳洲人可能认为,大家多辛苦多不容易啊,领导就应该体谅大家嘛。而且这个体谅的表达是拿自己的钱,为的是公众的事。
    单位也组织一些活动,比如搞拍卖蛋糕的活动啦,每个人都拿出自己的绝活做蛋糕,花样翻新的各色蛋糕摆在单位义卖,卖得的钱捐给慈善机构。比如大家出去快活的Parti,当然AA制(平均到毛甚至分)。比如对一场赛马比赛进行赌输赢的活动啦,大家凑热闹下赌注,赌注可以是$2或更多,气氛活跃,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澳洲国家机关的办公室,没有溜须拍马,因为涨薪水都有严格的规章,一切按条例办事,该涨就自然涨了;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因为晋级都走程序:个人申报,按级别组成议事机构,集体合议进行审批,严格按照相应的晋级标准,没有人情问题,更没有后门之说。
    在这里,只有简单的、单纯的、和谐的、合作的工作关系。
        讲究工作效率
    我们家的房客河南人小赵说,同样干一件活儿澳洲人比华人慢多了。比如,给住宅户做马桶吧,你要找澳洲人做,得好几天,给你量呀、比呀、划呀,弄半天,才动手做;找中国人,速度特快,嘁哩喀喳,完活。前者费时间价钱贵,后者省时花钱少。效果呢?前者质量高,后者使不了多长时间,坏了。“你说‘鬼佬’干活慢哪,可人家特认真,人家讲究的是工作效率。”小赵这个在澳洲建筑行业干了3年多的中国人如是说。澳洲人认死理,用国人话说:傻,不灵活。国人的脑子鬼点子是多,但许多都掺杂着虚、假、骗的成分。相形之下,澳洲人显得笨呆,但言行一致的守信赢得了长久的富足与发展。
        告状癖
    我们在艾玛儒区镇买了一套新房。接交时,律师告知,这套房是12家联排的Town  house,庭院、院外的草地树木,属于物业管理。如果住户对院内的格局想有所改动的话,要建个棚子的话,要养狗养猫的话,需向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获得批准方可。一次,一户的门前公共用地停放了一辆小汽车,就有人打电话举报,“这是哪的车,非法停在此处?”于是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出面干涉。澳洲人确实有这个告状癖,在国人看来确实有点多管闲事。可人家觉得这是义务,理所应当,理该如此,习以为常,正常不过。对于妨碍公共利益、公共事务的行为,总有人举报。人家社会就凭这全民监督,全民皆兵,给政府部门省了多少事啊。澳洲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义务和权利,其中公民充分享受“自由,平等”,是最重要的一条。公民有批评、反对国家政府的自由,前提是不能妨碍他人。这是一个确保公民自由,平等的法治社会。
        交通“没有管理”
    自从来澳洲岗噶林3个多月,一次没见过警察,没见过一个警察。天天晨练都路经派出所,墙上写着24小时Open,却总是大门紧闭。偶见一辆警车开来,只见车身外伸出拿卡的一只手,一按卡,大门自动打开,警车进去,大门马上就关上了。好一个清静的衙门。左上行、右下行的双车道,比国内窄多了。红绿灯、电子眼设备齐全的马路上,小汽车是主角,公交车少见,更极少自行车。汽车的车速很快,但严格遵守着交通规则。行人过马路,一定要按路边的金属圆钮,待前面闪现绿人灯时方可通过。马路与路边的草地之间有一条很窄的小柏油马路,那是人行道,也是偶尔穿行的自行车道。斑马线不多见,在很繁华的街道上,有时有斑马线。只要有人通过斑马线,车辆立刻自动停下,绝对让位于行人,如果行人没有走在斑马线上,只是站在马路边想过斑马线,车辆也绝对耐心地等候你的通过,你会见到司机冲你摆手,敦促你先行。公共汽车严格按照开、停车的时刻表行车,如果提前到达该站,车会一直停在站台,直到符合时刻表规定的时间方开走。车来了,人们绝对自觉排队上车,人与人的间隔较大,谦让有礼蔚然成风。人人自觉遵守交规,在这里,警察啦、“交通协管员”啦是多余的。交通违法在这里的处罚是很重的。所以貌似“没有管理”的交通的背后是严格的有序的管理。
        环卫工人太少了
    每逢周三的清晨,一辆大型清洁车开过来,头天晚上各家各户摆放在路边的垃圾桶被清洁车伸出的托盘兜起,倒扣在一个巨大的铁罐内,铁罐的天窗自动关闭,然后从上甩下空桶,平稳地落在地面,全部操作都由司机一人进行。司机熟练地操作,清洁车快速地启动、甩下,没有扬尘灰渣,没有一点气味(因为桶里的垃圾都用一个个垃圾袋装好、扎好了),只听见“哐哐哐”的声响,一会儿,一条街道的垃圾桶都清理完毕。倾倒一个垃圾桶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快速、清洁、节省人力,自动化程度真高。
    街道、马路永远不用清扫,大人孩子从不乱扔垃圾。我晨练的地方是个公共小公园,这里有儿童游乐场,有烧烤台(BBQ),有公共草坪,是人们经常休闲的地方。每天清晨7点钟,总有一辆中型的清洁车按时开来,司机就是清洁工人,这是一个五六十岁的澳洲老人,个子高高的,满脸络腮胡子,套着绿色的马甲,默默地捡拾着个别人丢弃的易拉罐、饮料瓶、纸屑放入垃圾桶,再清洗烧烤台,然后进入公厕冲洗、安放几卷卫生纸,一会儿工夫就开车离开了。工作起来虽挺清闲,但他每天清晨都按时来做工。一天,在孩子的轮滑跑道里,不知什么人火烧了一堆碎瓶子,融化的玻璃又凝结在地面,坚硬得很。环卫工人用铁锹铲半天也弄不动。第二天,他开来一辆施工车,硬是开动马达,把路面清理干净了。听说环卫工人年薪低,只有$3万多。


        节约社会资源
    这里的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环保垃圾桶,废弃的瓶瓶罐罐纸张塑料金属都没有地方能随便扔掉的,只能放在专门盛放可回收的垃圾桶内,顶端黄色标识的环保垃圾桶隔周放在家门口,环卫工人隔周来倾倒一次。澳洲人都自觉地执行。 家庭中大件的废旧物品,比如,旧电视旧洗衣机旧电脑旧桌椅旧家具旧衣物等等,统统无偿捐给慈善机构。每个区镇都有一个捐献点,那里停放着十几个长方体的铁箱,慈善机构定期用大集装箱汽车拉走。这里没有废品回收站,像国内那样可以把废品卖掉。所以大型超市的食品、牛羊肉海鲜鸡蛋类都使用很好的包装盒,包装纸,而这些精美的包装最后又都被人们放进了环保垃圾箱,被国家回收了,循环了一圈,基本没浪费掉。
    这里人们的节水意识很浓。家家户户严格按照政府的规定,单号或双号日子浇灌自家的草坪绿地。家家院子里都安装储存雨水的金属大罐。听说,租房人洗澡的时间要控制在10-15分钟,超出时间的话房主要提意见的。公共草坪的浇灌,都是定日、定时的自动喷灌。种植的林木花草绝大多数都是抗旱、耐旱植物。
    澳洲有丰富的物质资源,铁煤矿产、森林、牧场、海洋,都很有节制的开发。建房使用的裁割非常齐整的木条木柱木料,绝大部分都进口;牧场那一望无边的牧草,都被铁丝网分割成若干部分,牛羊都被强制圈在一片草场上吃草,吃完了再圈进另一片,吃过的草坪就歇养起来,纯天然的丰厚的牧草吃不完,就机械收割晾晒后捆绑成标准卷,包上绿色的塑料,出口到国外。这里太阳能的利用率不高,造价很贵,即使政府还给一些补贴,一般家庭核算下来觉得还是不合算。陆克文政府去年搞的节能保温层建设,因为技术没过关,造成有的家庭发生了电死人、火灾的现象,引起反对党的讨伐,说拿着纳税人的钱害了纳税人,为此,陆克文民意调查支持率还下降了。
    澳洲是全世界采用夏时制最早的国家之一(1917年一战期间),而且是至今仍坚持夏时制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的大洋洲,总面积为768.23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是世界第六大国,其周边不与任何国家陆地国土接壤,是世界上惟一占据整块大陆的国家。澳洲有部分领土处于高纬度区,夏季昼长夜短,太阳升起时间明显比冬季早,如果不实行夏时制,许多白天的时光就会被错过。所以这些地方很适合夏时制。夏令时是当年的10月第一个周日,把时针拨快1小时(与北京时差3小时),次年4月第一个周日,把时针拨慢1小时(与北京时差2小时)。这样做,其一是享受并利用阳光,其二是节约能源。实行夏时制,可以促使人们早起,延长白天活动的时间,夏时制还从客观上减少了人们夜间行车的可能,从而降低了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另外,延长白天活动时间对于那些患有夜间疾病的人也大有好处。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16-5-2010 10:2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5威望 +160 收起 理由
老鼠爱上猫 + 50 谢谢分享!
长腿兔子 + 20 谢谢分享!
文华815 + 15 谢谢分享!
老菜 + 25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15-5-2010 21:20:0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15-5-2010 21:23:17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的老太~~生活本来应该就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楼主| 发表于 16-5-2010 11:07:50 | 只看该作者
点滴感受澳大利亚人的价值观(二)
感恩社会
        澳洲老人退休后,有一笔较丰厚的工作一生积累下来的养老金。因为孩子的养育没有耗费父母太多的钱:18岁前,上学免费,政府还给学生发一些补贴,18岁后上大学的费用家长一分不掏,都以贷款的方式上学,等子女工作了,从子女的工资里扣除。子女买房、结婚、成家、抚育后代都是子女自己的事情,与老人无关。所以老人们的晚年一般来说没有后顾之忧,生活得安详。当身体衰败到无法自理时,就申请住养老院。临终时,一些老人将遗产全部捐献给慈善机构。我对此颇为费解,怎么也得给儿女留一些呀。一位华人的解释是,他们认为,国家的福利帮助他们培养了孩子,他们这样做是对社会的感恩与回报。听说,澳洲的遗产税很高,达50%。以高额的遗产税控制子女享受更多的遗产,其实是促使后代不要把今生的幸福寄托在遗产上,而是要靠自己的奋斗。澳洲人的社会责任感是深深地扎在稳定的社会福利之上的,不用像国人似的口头上空洞地喊爱国,内心却经常对社会不满,澳洲人的爱国是质朴自然真挚的。

        这是一个淳朴、低调的国家。最近从网上获悉由英国莱坊房地产经纪公司和花旗集团公布的全球最富有城市排行榜,统计方法是按照4个指数分析排名,即每座城市的经济活力、政治影响力、科研基础以及生活水平。纽约、伦敦和巴黎分列三甲,东京和洛杉矶名列第四和第五,布鲁塞尔和新加坡位居第六和第七,柏林、北京与多伦多分别名列第八、第九和第十名。澳大利亚的城市榜上无名。一方面说明澳洲城市与赫赫有名的国际大都市相比,不豪华、不显山露水、有些土里土气,它的内敛、内秀、乡村之美,就像澳洲街道两旁、庭院里富有生命力的兰花,绽开在质朴土地上,不愧为幽幽君子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民族歌舞升平,与世无争,安于现状,缺少朝气,缺乏锐意进取。

        为什么澳大利亚的社会福利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人均寿命居世界第二,却是一个不起眼的发达国家呢?因为它幅员辽阔(760多公里2),人口太少(2200多万),有着丰富的矿产和天然牧场,这个“矿床上”的国家,这个“牛羊背上”的国家,除了国际教育产业丰厚的利润所得之外,靠卖煤、卖铁、畜牧业就足够世代民众颐养天年的了。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使得这个民族懒惰闲散悠悠哉也。日本与澳大利亚的发展都有些走极端。日本资源极度匮乏,国民像机器人一样工作、工作还是工作,勤劳向上的日本人创造了日本经济的辉煌,可那是一个充满了紧张感压力感的国度;澳大利亚资源富有,国民悠然安然潇洒地工作着、生活着,不贪婪却慵懒的澳洲人靠老本在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来养活很少的人口,这儿是一个自由、平等、愉悦、安详的国度。

        其实,澳洲的有识之人已经予感到了澳洲未来的危机,澳洲三代人之后,社会的发展、百姓的生活会怎样呢?没有竞争、没有压力于是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必是民族的隐患。因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略知的澳洲教育一二
        我们家旁边有一所教会私立学校,学生从1-12年级(小学、初中、高中)。每天孩子们从家里出来去学校时都8点多了,有的结伴走着来,有的骑自行车,还有的父母用小汽车送。这里的学校都是9点上课,要求学生在8:45-8:50进校, 早了教室不开门。在学校吃午餐,都是自带,下午3点放学。澳洲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单独出门,要有大人护送。

        这里的基础教育要求很松,作业很少,知识的难度挺低,但知识面较宽,重视对学生的发散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交流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的锻炼与培养,所以澳洲人的开朗、热情、自由、独立的性情是从小形成的。

        女儿有一个移民朋友,叫学颖,就职于一所公立学校,真了不起。这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在堪培拉排名第一。她教四个班的选修课程,财经类。在澳洲,华人能够进入学校任教,英语水平要求是很高的。她说,虽然这里的学生比起国内来普遍压力小很多,但对好学生来说,要求还是不低的,要学好也并不轻松。高考一般考5门,英语、数学,还有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最后以高考总分及学校的平时评价相结合的考核结果录取升入大学。学校质量好,考入名牌大学的比例会高很多(因为学生高考分数高,学校对个人的评价等级比例分数也高)。她说,澳洲教育最大的特点是注重应用,比如学习语言吧,阅读写作的学习特别强调应用,对孩子要求到办报刊啦写一些童话或小说啦,命题自由,尊重兴趣,不像中国总搞命题作文。

        网上有移民澳洲的华人家长的帖子,说道澳洲学校对家长的要求很高。比如,要求家长辅导刚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阅读,这种要求不是泛泛的一般的提提而已,而是要家长到学校与老师沟通、交流,告诉具体的辅导方法,并让家长辅导之后填写一些表格内容,将辅导阅读2遍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反馈给学校。这2遍包括:第1遍,翻开书本前,先带着讨论书中可能的内容,读的时候要用手指指着每一个单词,每读一页都要启发孩子从该页中看到或联想到了什么;读第2遍的时候,对于关键的单词, 要启发孩子自己读出来,在有能力的情况下要鼓励孩子自己读全部内容。他们非常重视对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因为阅读量一上去,英文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马上就能上去。老师主要是把握学习方向和教授学习方法。学校把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任务较多地加重在家长身上。网上有孩子家长抱怨说,澳洲上学说白了就是小学家长教,中学大学自学。与中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大不相同,华人觉得简直不可思议,在这里当家长很累,特别是还要给孩子准备第二天的午餐。

        我们的邻居59号,两口子都是博士,都在国立大学就职搞研究。他们的大女儿,原来在家旁边的教会私立学校上学,学习很好,始终名列第一。高一时,女儿提出要转学,爸妈不同意,觉得学校离家近多好。但她挺有主意,向堪培拉质量第一的公立学校递交了申请,结果学校同意接受了。女儿进入了离家10几公里远的公校,但听说学习成绩下来了,这个曾经“第一”的孩子,来到了优秀生云集的学校,明显感到了差距,特别是数学。这所公立校,有一些亚洲学生,学得很厉害,数学都学得很好。这些日子她爸爸在家里给她补课。

        我们家一位19岁的租房客,叫小杰。他曾在墨尔本读完了高中,去年参加高考,考取了国立大学商科专业。他说,他在国内厦门读了高一之后转来澳洲的。由于在国内奠定了很好的数学基础,所以他在澳洲同学中,数学成绩突出,高考的总分成绩,数学的优势让他占了便宜。他还告诉我们,他就读的墨尔本的那所中学是一所好学校,许多同学都能考上名牌大学。我问,与国内相比,在澳洲读高中压力怎样,他笑说,当然负担小多了。嘿,同样的华人孩子,在国内他拼力还不一定能考上好大学,而在澳洲,他不费什么劲竟然考上了世界一流大学(国立大学在世界的排名远远前于北大、清华)。

        我们家另一位23岁的租房客,叫小百。他曾在新加坡读完高中,然后在墨尔本的莫纳什大学读完本科,现在国立大学读研一,学的是金融理论。他说,整个国外求学过程他花光了人民币200多万。他的英语水平不错,听专业课在语言上基本无障碍。但由于数学基础不强,致使他学习专业课,常常遇到困难。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初中在国内读的,数学基础还没打好就出国了,基础教育还是咱们国家厉害,要想出国留学,还是在国内把高中念完了再出来为好。一天他带来一位他的研一同学,是个女孩子,叫小雪。一问,是北京四中的学生。小百说,小雪学得特好,她的数学特好,我经常请她帮我讲数学。小雪则谦虚地说,我应用能力不行,小百这方面挺不错的,我到现在仍然感到不大适应这里的教学。是啊,国内的教育重视知识,忽略能力,小雪就是典型的国内教育成品。这只能怪我们陈旧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基本上是高分低能的学生。不过,聪明的小雪一定会逐步弥补上自己的不足的,只不过要付出挺大的代价。

        究竟国内孩子什么时期出国留学合适呢?读完小学?读完初中?读完高中?读完大学?孩子来得越早,语言的障碍就越小,利于他融入同学中,融入社会,也利于学习其他课,但基础知识肯定相对薄弱(听说这里的初中还在讲四则运算),还有汉语言学习也会造成遗憾;孩子来得晚一些,基础知识、汉语言学得扎实,但英语障碍造成的巨大困难给孩子的压力不小,不但影响各科的学习,而且与同学的交流困难及相互关系的疏远又会形成心理困惑,影响健康成长。

        女儿认为,孩子应该早来。因为孩子将来是在澳洲生存、发展,不需要特别好的基础知识,而且聪明孩子走到哪儿学习都错不了。再说,澳洲高考选拔人才主要是看总分,数学一门不大好,还有其他科呢。这里对孩子的教育是综合素质的培养。澳洲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她们单位的经理,能力特强,思维方式、处理棘手问题、与人交往、运筹帷幄的能力是挺强的,仅仅凭学习成绩好在澳洲生存还是不行的。单位有时开会讨论问题,人家滔滔不绝能说出不少好点子,可女儿感到在此时的场合下自己往往哑口无言,心里蹦不出好的主意,思维就好像被堵住了一样。这就是中国与澳洲两国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人才的方向截然不同的结果,澳洲学校出来的学生应用能力强,中国学生书呆子很多。

        我觉得我的两个外孙女融和凡将来应该来澳洲读书,既摆脱了国内高考激烈竞争的沉重压力,又开阔了视野,综合素质得到更好的培养,还活得轻松一些。融和妈妈一旦移民成功,那么来这里上学是肯定的了。马上就要小学毕业的凡呢,何时来合适呢?而且凡即使来这里读书,由于没有移民,学费昂贵,即使饭费和住宿费由于姨在这里可以省掉不少。哎,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她也许会对大人主观设计的成长之路加入自己的思考,走一条自己喜欢的成才之路。毕竟路是要自己去走的。

        但愿12岁的凡今年来澳洲度假,能对这块神奇的大陆、对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一个孩提眼睛里的美好印象,能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久远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16-5-2010 10:26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3威望 +105 收起 理由
老鼠爱上猫 + 50 谢谢分享!
老菜 + 5 谢谢分享!
stellahie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16-5-2010 15:29:48 | 只看该作者
阿姨写的真好,我也转回去让我父母看看,同时督促自己更加努力,争取早去去领略这一切!
祝阿姨在澳洲身体健康,生活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楼主| 发表于 16-5-2010 16:36:18 | 只看该作者
点滴感受澳大利亚人的价值观(三)
“留在车上的东西是不会丢的”
        电话响了,是A打来的,他是就读国立大学研一的我们家的房客,他正在学校,准备马上进教室参加考试,他着急地说,麻烦我去他的房间找找他的棕色皮钱包在不在?我立马在房间里翻找起来,被褥下、桌子上、地面、衣物内、书本里……都没发现。考完试,A又打来电话询问。我安慰他说,别着急,好好想想,钱包会放在哪里?

        晚上,A回来了。他高兴地告诉我们,他尽力回想昨天从学校往回走、坐公交车的情景,怀疑自己从钱包内拿出乘车卡刷了卡,坐下以后接了一个电话,是不是把钱包遗留在座位上了?他给公交站727路打了电话,被告知确实捡到了。他兴奋地去认领,公交站人员对他说,留在车上的东西是不会丢的。澳洲人说的那样肯定。钱包里有$40,还有身份证、学生证、各种信用卡,失而复得,A乐坏了。

谦让有礼的澳洲人
         复活节超市不开门,于是复活节的前一天,人们都纷纷购物,准备过节(加上双休日共3天)的物品。这里的超市在节日前,总有不少商品促销减价,因而超市比往常人多了很多。

        我们家周边有四家较大的超市和一家亚洲小超市(专门供应中国、韩国、越南的蔬菜食品),其中有一家超市ALDI,我们华人都叫它德国店。德国店在澳洲有许多分店,它的经营特点是:1,员工极少(仅有2-3个人,其中一位是收银员);2,不给购物袋;3,小推车上有一个铁链小锁,使用时向锁眼里塞入$2的硬币,车子就可以推走,送还时只有把铁链扣在超市门前的其它推车上,$2硬币才会退出,所以推车的使用与归还都不用另外的人工;4,开门比其他超市晚1小时,关门早1小时;5,这里的物品都比其他超市便宜,物美价廉。所以它凭借着减少中间环节、尽量减少雇员的低耗成本,来占领市场。

        呵,明天要过节了,德国店门还没开,门前已经聚集了许多人。我注意观察等着开门的人们,站立的位置都松松散散,空挡挺大,没有人堵在门口。9点超市的开合门自动开启,人们都缓缓走进,没有蜂拥而入的现象,尤其是男士,只要他身旁有女士,肯定微笑着用眼神和手势示意女士先行,好绅士呀。

规矩、敬业的员工
       我在另一家大超市Woolworths提着选好的物品排在两个人的队尾后面等待交款时,忽然一位女士走到我面前笑着对我哇啦哇啦,手指着另一个交款台。哦,我好像明白她的意思了,她是收银员,她那个台子没有人,她要我到她那儿交款。我感动地对她说:“thank you!”欣然走到她那里,她愉快地为我办理了。我又一次地感受到了澳洲人的热情与真诚。

     这里的房屋中介工作人员,工作规范,都挺敬业。你去看房,网上标明几点几分,他肯定准时准点恭候在那里。一身笔挺的西装,搭配协调的领带,油亮的黑皮鞋,身上散发着香水味,笑容可掬,彬彬有礼。他提供详尽的出售房屋资料递给每一位看房者,还耐心细致地回答看房人的疑问。回去后,通过电话与买家沟通联系。如果买家发现中介人员有违规行为,可举报,则曝光,会极大地影响该中介公司的声誉,他本人也会被辞退、丢掉饭碗。所以员工们做事都按工作程序走,规规矩矩的。记得有一次,某房子已经成交了,但中介公司在网上曾公布了第二次的看房开放日,然而由于房屋已经出售了,所以事前网上的二次看房日的安排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没想到的是,他们居然仍按照网上公布过的安排程序进行。那天,我们来到已经售出的这套房前,见两位中介人员笑眯眯地恭候在房前,客气地请我们进去参观。严格遵循行规,工作流程标准化,保证了澳洲活跃的售房市场秩序井然,公开透明,公平交易。这样卖者信赖,买者放心。

        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搬家公司员工规范热情的服务。我们第一次通知搬家公司4月10日来搬家,4月8日搬家公司来电话确认,我们肯定地告知“是的”;结果因卖房人的原因,只好赶紧电话通知搬家公司改成4月17日,对方没有责备,而且又在前一天来电话确认,而后17日搬家公司的雇员准时准点来搬家了,一分钟都不耽误。虽然搬家费是按半小时计算的,但雇员的动作很快、很熟练,一点不拖沓。他们有搬动重件、大件的工具,集装车厢内有隔离垫、绳子,干活专业。老伴为了尽量节省时间,动手帮他们抬呀搬呀,还登上车厢把东西往下移。结果搬家小伙子马上正告我们,你们决不能上车,这是我们的规定,因为车上的物品万一碰坏了丢失了,就说不清楚了。他们的工作及工作量,都通过手机拍照和电子系统计算搬家费来证明,客观得很。表面看他们工作得有说有笑自由轻松,其实背后都有严密的监督体系,由于公平公正,所以他们也累得其所,发自内心的“工作并快乐着”。那一张张阳光快乐的笑脸特有感染力,显示的是一种美好的境界。

        澳洲人从小认真、诚实、规矩地做人,思想深处根植了固有的道德理念;社会靠着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的、严谨的行业之规,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个体的自觉与社会的法治二者有机结合,势必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蔚然成风。

一个有趣的发现
        我接触到的年轻华人,主要是两类人,女儿、女婿的移民朋友,还有租房的留学生。对于在澳洲是否立足、生存和发展,基本持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愿意移民成为永久居民或入澳籍,二,虽在这里留学求学,但一旦拿到文凭就要回国发展。不管愿不愿意在这里呆下去,有一个看法是一致的,即澳洲好,社会和谐,还真没有听到不满、怨恨、谩骂澳洲人和澳洲社会的声音。

       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把愿意与不愿意(移民、居住)者分为两类,分析了他们不同选择的一些原因所折射出的现象,得出了一个有意思的结论。

       愿意回国的,基本上觉得在这里生活、工作没意思,平淡无味,干得再好也挣不了太多,更没有什么“外快”“灰色收入”,混来混去也就那样,而且难于融入澳洲社会,很寂寞、有疏离感。总的来说还是喜欢国内的环境,觉得国内经济繁荣发展得很快,自信凭借自己获得的国际名牌大学的镀金背景,能更好地得到发展,比在澳洲容易发财,特别是能够运用较好的人际关系网,国内有亲人,有较好的人脉,深信事业能如鱼得水。

     一个从厦门来墨尔本读了高中,又考上了国立大学的男孩,20岁。全家已移民几年了,爸妈在国内从商,不会英语,走的是商业移民之路,即交给澳洲一笔数额不菲的钱款,然后在澳洲有自己的注册企业,每年都能给澳洲缴纳一定的营业税,全家就移民了。他父母不喜欢这里,又不懂英语,虽移民了,2年后他们就回国了,继续在国内经商,让他二儿子在墨尔本经营着一家只2个人的小餐馆。男孩是他们的三儿子,在澳洲享受了免费读高中,目前读大学靠的是澳洲政府的无息贷款一分钱学费也不用交,等他毕业了工作了,银行再从他的薪水里逐年扣除上大学的学费。但他说,他不喜欢澳洲,他毕业后肯定要回国的。他得意地说,他有国立大学商科专业的学历背景,有父母从商的基础,回国后也经商,至于那笔读大学的学费,因为他没在澳洲工作,自然没有薪水记录,银行也就无从扣除这笔钱了。我问,那会不会找你二哥还呢?他说,不会的,这是我的事,跟二哥没关系,等于我在澳洲没花钱白白地念了5年书。我愕然,中国人太会钻空子了。我说,那你们不是白白移民了?他说,凭我的水平,在国内只能上一般的大学,移民后,使我上了比清华还棒的国立大学,而且读高中念大学没花一分学费呀。我说你为什么不喜欢这里?他说,这里没有朋友。潜台词是不是没有“人脉”?

        一个吉林籍的男孩,24岁。初中毕业后去新加坡读完高中,来墨尔本莫纳什大学读完本科,现在国立大学读研,学的是金融理论。他今年7月研究生毕了业,就去新加坡工作,工作满3年以后,具有国际名牌大学研究生学历、海外金融专业的工作经验的他,也是最终要回国的,他将到北京找工作, 在北京寻求发展。这一条人生之路,是受他叔叔引领的。他叔叔在北京的投资银行工作,不仅在国内有较广的人际关系,在新加坡也有合作伙伴。他说,我读研,其实并不是要掌握多么深奥的学问理论,对这些知识其实知道一些就足够了,我叔叔说,发展事业主要凭的就是人脉,尤其在国内,人脉在澳洲行不通,西方国家不讲人脉,亚洲许多国家都讲这个。西方一些经济学家也在研究亚洲国家的这种特有的现象。他对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

        从内蒙来的小伙子B,澳洲国际会计研究生毕业,工作1年了,仍想回国。在澳洲他没有好好学习,成绩才均分60,找到一份工作年薪只有$3万多,硬着头皮干了1年。他的父亲是包头第一医院院长,他的母亲是某公司的书记。B笑着给我们描绘过一件得意之事:他妈妈买了一款新手机,交了款拿着手机往商场门外走,不小心手机碰在门上撞坏了。他妈转身到了柜台前,要求退了还要营业员赔她一个新的。营业员不赔。她与人家争执起来,还是无济于事。她回去就给消协打了个电话。消协来了几个人到柜台前什么也不说,把柜台上的手机都没收了,可把经理吓坏了,赶紧赔了他妈一个新手机。无独有偶,这回他爸、妈、未婚妻来澳洲旅游,在一家商店未婚妻以为他妈想买一款裤子,就付款买下了。结果他妈没说要买,不想要,于是就去退货,这家韩国店不给退。他妈不会讲英语,干着急发不了威,全凭儿子与人家交涉。经理拿出他们的符合澳洲经营法的店规给B看,B明白对方按章行事,只好作罢。一家人没想到在澳洲吃了这么个哑巴亏,还没地方声张去。B对是否回国犹豫不决,因为他不想在内蒙那个“小地方”发展,虽然他在内蒙有父母广泛的人脉。他雄心勃勃想寻求在北京的发展,可北京没人脉,即使有海外文凭找工作也难,首都人才济济海归多了去了。再说,北京买房难上加难,他还挺犯愁,已经加入澳洲国籍的他何去何从?他进退两难。

        与女儿、女婿前后来澳洲的朋友,像X、Y,在这里没呆多长时间,也都回国不来了。或者因为语言的障碍、没有自己的事业,或者也是在国内有更好的人脉,会生活得更痛快。

     愿意在这里移民永久定居的人,喜欢这里的自然环境,说这里很宜居,生活得轻松、快乐、悠然怡然;更感慨这里的人文环境,声声称赞这里社会的公平性公正性,凭自己的能耐本事吃饭,不需伤脑筋去搞人际关系,也不会因为正直认真被人家算计。虽然也知道这一代移民者较难融入人家的社会了,但坚信后代肯定能成为香蕉了(外表黄皮肤,内心已融入社会西方化了——香蕉的皮是黄的,香蕉瓤是白的)。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来自非官非商的家庭,C夫妇一个父母务农一个父母是知识分子;D夫妇都来自山东农村;S的父亲是大学教授;上海一位物理老师的女儿来澳洲7年了;K夫妇一个母亲是医生父亲是厂长,一个是农村的家;邻居59号兄妹三人都是国内的硕士,现在一个在加拿大,一个在墨尔本做IT,一个在国立大学搞专业研究,他们来自地地道道的广东农民之家;N也来自普通家庭,内蒙的GTA的父母都是教师……他们厌恶通过人脉混事,也曾或多或少因缺少人脉受过不公平待遇。选择移民澳洲的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都没有发大财的野心,仅仅满足于丰衣足食的生活,图的就是自由休闲安乐与世无争。

        两类人的关于这个问题的选择,与他们的家庭背景、家庭影响有关,与他们对人生的认识、怎样策划自己的人生有关。有趣的是,想回国发展的年轻人,很少谈及“平等”“公平”的话题,说得较多的是“人脉”;决定在这里定居的年轻人,挂在嘴边的是“人文”“公正”,而从不言什么“人脉”。一句话,在国内“人脉”第一,它让没本事的有本事,有本事的没本事,或者有本事的更有本事。所以国内的广阔天地,吸引着海外的有志者可以靠“人脉”去大有作为;在澳洲这个多元化多种族的国度,无需“人脉”,不讲“人脉”,它让有本事的做好你的事,挣钱多的为社会缴纳很高的税,让没本事的受到富裕社会的恩惠,活得也快乐滋润。所以澳洲的公平自由闲适平淡,吸引着渴望另一番生活滋味的人们选择了这里。不能说谁选择的对还是错,因为世界是多样的,年轻人选择人生之路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只要自己感觉幸福就好。

        在这里生活了4个多月的我,总是不断地问自己一个个的为什么?超市里包装在塑料袋内的一个个生菜,按个论价,为什么澳洲人从货架子上拿起就走,从没有挑挑拣拣的习惯?为什么这里的牛奶浓香浓香的?这里的白薯都是红瓤的特甜?这里的西红柿自然红、有西红柿味道?这里的苹果吃时不用削皮?这里的西瓜保证个个又甜又沙?这里的豆芽根部都有细细的毛须?这里的蔬菜洗上1遍顶多2遍足以,不必用清水浸泡很长时间?……这的确是一个环保国家。学金融学的留学生告诉我,国立大学在生物学、环境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整个社会的现实是一致的。因此,你不必担心会不会吃了“地沟油”,你不必恐慌奶粉是否掺了“三聚氰胺”,你不用怀疑买来的油漆“甲醛”超标,在这里更没有“每日空气质量”的什么污染等级的播报……居住在768万平方公里上的2200万的人们,百倍爱护、尽情享用这碧水蓝天绿野的大自然。

        澳洲的确是一个少竞争、太平等、太平和、贫富差距很小、高福利的国家。轰轰烈烈干大事业雄心勃勃欲发大财者,不甘寂寞不甘平庸要做人上人者,呼风唤雨左右逢源风风火火善于官场商场者,在澳洲定会有怀才不遇之感,会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喜欢广交朋友习惯于热闹喧哗刺激生活的人,在澳洲这块人烟稀少、以洋人洋话为主的异国他乡会产生孤寂、憋闷、甚至“蹲监狱”的痛苦。他们不会喜欢这里。这里显得平常,平庸,平淡无奇。

        当然,语言的障碍,成为华人尤其是我们老年人来这里的最大的缺憾。作为我们——地球的高级动物,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传递感情的,文字是用来读书写字学习与感受人类文明的,在异国他乡的这个语言的空缺使我们的晚年生活少了一些味道。好在互联网将我们与国内紧密相连,好在这里有很多华人社团,还有办得不错的华人报纸,多少弥补了这个缺憾。对年轻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后代,后代的后代,缺憾将会趋于零。

[ 本帖最后由 lilierong 于 16-5-2010 15:4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2威望 +331 收起 理由
kingsking + 20 谢谢分享!
Sophia + 50 你太有才了!
rich + 20 真是好文笔!
小波 + 45 有才,阿姨
长腿兔子 + 2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16-5-2010 17:51:42 | 只看该作者
阿姨写的真好,我要转给我们的爸妈看看。
祝你们全家幸福,期待您的更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17-5-2010 05:28: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0 lilierong 的帖子

阿姨看了您的帖子,那叫舒服。惬意仿佛置身其中,美景就在眼前,遥祝安康幸福-----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19-5-2010 09:28:1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妈妈在家错用我的账号发贴了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19-5-2010 12:32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19-5-2010 09:32:0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妈妈在家错用我的账号发贴了,不过还是谢谢加分

[ 本帖最后由 distantmusic 于 19-5-2010 12:32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0 收起 理由
stellahie + 50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FreeOZ用户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FreeOZ论坛

GMT+11, 13-12-2024 17:05 , Processed in 0.076733 second(s), 45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